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时代”正被开启。3月14日下午,“2013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艺术(原中法大学)召开。由AMMA和Artprice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联合推出的全球首份 《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正式发布。同时,AMMA也正式公布其研发的两款艺术市场数据产品:中国首套“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艺术品估价模型和中国第一款艺术品拍卖市场景气综合指数。
AMMA正在依靠其积累近20年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和市场数据研究经验,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增值服务,推动艺术品市场逐渐由完全依赖“经验和直觉”的传统方式,进入重视数据和定量分析的数据时代。
雅昌携手Artprice首发全球报告
由AMMA 和Artprice联合推出的《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首次由东西方最具权威的艺术市场研究机构联合推出的全球性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在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在艺术市场研究领域一直缺乏一份致力于整合东方与西方资讯的全球性艺术市场分析报告。《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首次将东西方的市场资讯进行了整合,以给全球的读者提供一份清晰透彻的市场分析。该报告第一章专注于西方艺术市场和Artprice录得的数据,第二章用于介绍中国的艺术市场以及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记录的数据。同时AMMA和Artprice围绕21世纪艺术市场的地缘政治这一新视角,就交流的观点、异议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进行持续深入的探讨。
AMMA与Artprice首次整合了其分别于东西方积累多年的庞大数据资源,其数据覆盖率达到史上最广,并全球发行。该报告所用数据囊括全球4500多家拍卖行、2700多万件拍卖记录;并精准定位中国国内300多家拍卖行数据,250万件拍卖记录,覆盖率达到95%。AMMA与Artprice的合作,不仅限于信息层面的共享,而是从数据、分析和渠道三方面深度合作,充分优化双方各方面资源,以国际化视野多方位深度解析东西方艺术市场现状及走势。
报告使用了“分区分析 + 对话讨论”的结构,先由来自东西方的分析师深度解析本地区2012年的艺术市场;再由双方专家分别对对方市场热点现象进行提问和解答。由双方分析师从地域、媒介、年代等多方面分析东西方艺术市场走向,深度剖析细分市场数据,呈现东西方不同的市场格局。
同时,双方分析师以局外看局内的角度,针对对方市场现象发问,将新的视角注入到可能在本土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当中。力求从东西方差异中发现艺术市场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区域对比中呈现一体化国际艺术市场。
据悉,该报告将以中、英、法、意等多国语言发行,联合AMMA和Artprice市场宣传优势,推进国际国内各大艺术展会以及私人藏家群体(私人银行俱乐部等), 广而精的注入到国际艺术圈中。
国内首款“定量+定性”分析的艺术品估价模型
“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一直是中国艺术市场的软肋。目前国内艺术品估价基本上完全基于艺术界专家和市场从业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缺乏明确的估价原则和公认的参照标准,社会对其可信度的质疑也越来越多。“雅昌中国艺术品估价模型”的推出,有望改善艺术品市场的这一软肋,其“定量+定性”相结合估价模式将给业内提供新的标准和参考。
“定量+定性”分析的艺术品估价模型,是将艺术品的数理模型估价和专家经验估价相结合,既为艺术品价格评估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撑,提供艺术品价格的共性信息,又充分利用艺术市场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每件艺术品的个性定价。从而结合两种估价方式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让艺术品的估价更加科学、客观和可信。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分析师贺雷介绍说:“雅昌艺术品估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雅昌将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共性因素,比如题材、内容、材质、尺寸、形制等,进行分解,组成艺术品的标准数据库。艺术品估价模型将数据库中这些因素进行量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出这些因素对作品价格的影响度系数。然后我们将待估作品的相关信息代入到模型中,就能够得到估价结果和估价区间。这就是特征价格模型的估价方法;第二步,为了使这个估值结果更加准确,我们还将通过雅昌数据库的检索功能,查找与待估作品相似度较高的作品的历史成交信息,利用雅昌指数将这些历史价格折现,然后对特征价格模型估价结果进行校验。从而产生具有强数据支撑的艺术品估价结果;第三步,专家顾问以估价模型给出的价格区间为基础,根据待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个性信息,对整个估价结果和区间进行微调。”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