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桥
【导言】去年秋天,嘉德、保利陆续在香港举办拍卖会,一时间,业内众说纷纭。大多数意见认为是香港地区对艺术品交易的优惠政策吸引内地拍行入驻,但是,香港艺术市场整体结构和内地有所区别,而且在香港办公司成本高昂,香港到底有怎样的政策才能吸引拍卖行纷纷前往?据坊间传闻,北京匡时也将在今年秋拍期间入驻香港,香港的优势真的这么大么?除了政策,是否还有其他优势?各拍行大佬又是否对这次“出境”信心满满?
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深深影响了香港的文化和商业发展,拥有国际港口城市背景的香港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的“零关税”和注册公司流程的简便无疑是吸引拍卖公司入驻最好的理由。在内地艺术品进出口需要缴纳作品成交额约32%的税率时,内地拍行进驻香港似乎变成了无奈之举,李苏桥说到:“嘉德和保利迅速决定在香港举办拍卖会并变成常规的拍卖,纯粹初衷是政策的无奈。”
去香港 比计划中的早了一点
虽然香港地区有相关政策的优势,虽然去香港拍卖是内地拍行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程,但是内地艺术市场和香港艺术市场各有特色,内地拍行如何才能在香港站住脚跟?曾经也有内地拍行入驻香港,但收效甚小,如今嘉德保利已然入驻,这次的时机是否合适?进入香港市场后又将面临怎样的问题?李苏桥表示:“国内拍卖行在香港拍卖纯粹初衷是政策的无奈,到了今天就变成另外一种无奈,不管是保利嘉德还是匡时,这些都是中国拍卖公司的主力,从一个有作为的拍卖行而言,他们想持续做事情就需要考虑到公司的形象和公司的长期营销政策:既然已经进入香港市场了就不能草草收场。所以在艺术品回流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去香港办拍卖会就是去年关税事件的延续,逼迫他们提前按照公司的规划实现香港这一站。”
去香港 “错”的时间 干“对”的事情
不过,“零税收”虽然是国内拍行进驻的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香港作为国际港口城市以及香港独有的历史背景,使得香港地区在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发展城市,很多在国内看上去是“行业的秘密”,但在香港这些“秘密”是公开的,且更具真实性。正如李苏桥所言:“内地拍行为什么会不遗余力地选择香港,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数据的真实性。在内地,中国拍卖行业最大的诟病就是数据的不真实,但是在香港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里,这种数据的不真实会好很多。”
“第二个,确实存在这样的市场状况:大陆大部分参与艺术市场的人都是卖家,不管是在卖还是在买,卖是为了再买,买是为了卖,所以对艺术品持有的时间比较短。艺术品持有时间短意味着作品会频繁地出现在市场上,这就会造成一个特别恶劣的结果:经过多次交易,市场会迅速地把艺术品推到“天价”。
但是,这其实不太符合现有的西方艺术市场的秩序,所以这当中应该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而香港市场中的买家比国内市场上买家的风险意识稍强,他们愿意将艺术品持有一段时间,哪怕持有时间达不到西方的七年、十年,也通常会持有五年左右,而这五年就会拉长被内地市场频繁交易的交易周期,这对市场的增长是有意义的,风险反而会降低。
第三,艺术品市场真正的交易中心还是在纽约、伦敦、香港,不在北京。据真实交易数据来看,纽约和伦敦今天依然是非常大的艺术市场,这些拍卖行如果想有所作为,将来想成为第三、第四大拍卖行,单在北京发展真的不行。
【附】
记者:几年前,艺术品市场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艺术品在收藏的同时,也是非常好的投资工具,而去年年底,又有声音说艺术市场应该回归到收藏的领域,您对这两个观点如何看待?
李苏桥:从艺术品本身而言,我相信艺术品最初的功能还是用于愉悦我们心情的,是一个把玩的东西,它作为投资的工具只是一个附加的属性。如果我们去讨论艺术品本身的艺术性,这个难度很大,对媒体而言难度更大因为艺术品的好坏无法量化。但是如果把它作为投资的工具,就可以定量或定性,这个时候就更有力量去说服别人,可以向很多的人去游说,向很多人去证明这个市场是有巨大回报的。
第二,中国在今天依然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大环境下,把投资概念作为艺术品的主要因素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像房子本身是用来居住的,但今天大家都认为房子有至少一半的功能是投资。作为投资板块不是不可以,只是中国人的心态是希望非常快地获利。这就可能会造成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集体变成卖家。
记者:既然这种情况不太符合市场正常的发展规律,那是否有改变的机会?需要怎样的条件?
李苏桥:改变这样事情的机会有,就是需要时间的等待。艺术品在中国作为一个公开市场去交易大概也就二十年,在之前有各种不同的交易形式,比如文人之间的雅赠、雅集、雅会,总而言之跟雅有关系。但是,这种形式在今天是玩不动的。回过头来看看西方艺术市场在今天为什么会运转呢?很简单,就是西方很多国家的公共收藏标准是清晰的,公共收藏会吸纳非常多的艺术品。我们虽然也有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有各个省级美术馆,但是公共收藏缺失,所以缺少标准。当公共收藏非常丰富,建立起标准的时候,作品的好坏也就可以评判了。
【编辑:颜媛媛】
编辑:颜媛媛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