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松石绿釉金彩寿字纹香筒
色釉描金类如“清乾隆松石绿釉金彩寿字纹香筒”,圆柱形,直腹,敞口,高圈足沿均起三足,底部“乾隆年制”四字二行阳刻篆书款。筒内半施松石绿釉。筒外装点繁复,而秩序井然。观之,口沿外壁雕作莲花台座两层,莲叶舒展,上下自举,中以规矩几何纹理区隔。圈足外壁雕作“双龙戏珠”,双龙曲身游弋,流云之间相对互视。筒身纹饰对称分布,上下均作“双龙戏珠”主题圈带,或比邻连珠、莲瓣一周,或比邻莲瓣、几何纹理、连珠一周。上述纹饰皆以金彩施之,圈足内壁与底部亦然。筒腹中域松石蓝地,其上,浮雕八行五列共四十金“寿”顺序排列,“寿”采用各式篆体,无一重复。此香筒,浮雕覆彩,雕饰层次繁多,刻划细致,松石绿、蓝釉与金彩互衬,华贵彰显。推当为乾隆万寿节烧制,万寿为人君之始,乃封建君主之诞辰,取万寿无疆之义。中国传统尊孝,因此,作为“民之父母”的帝王诞辰备受历朝重视,早于商周时期,已有祝寿之风,但唐朝以前并未形成为帝王祝寿之固定节日,直至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诞辰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举国欢庆,此风一开,便为继承。为皇帝祝寿之万寿节同为清宫的重要典礼活动之一。同类瓷器,目前市场仅见两件,其一为2012年3月22日纽约佳士得封面作品“松石绿地描金寿字纹双狮耳壶”(Lot2112),其二即为此件拍品。保存完整,尤为可贵。
清道光 珊瑚红地五彩“九秋”碗
彩瓷类如“清道光珊瑚红地五彩‘九秋’碗” 撇口,弧腹,圈足,底部“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碗内透明釉地洁白,别无他饰。碗外,珊瑚红地匀净明艳,其上五彩绘“九秋图”,“九秋图”为清代官窑瓷器装饰题材之一,一般绘桂花、菊花、秋葵、鸡冠、芙蓉、秋海棠等各式秋季花草九种,寓意同庆丰年。观之,荣花纤叶缠环交织,红、黄、蓝、绿,彩色斑斓,全无邻冬凄凉,只觉盛秋之丰。此式彩瓷碗始创于康熙后期,历经雍、乾、嘉、道四朝停烧,是清宫御瓷之经典名品。相较前朝,道光一朝烧造数量稀少。此类瓷器今人一般称之为五彩,而乾隆至道光时期清宫陈设档与造办处活计档皆将其视为珐琅彩瓷,或将其与珐琅彩瓷一起安放收储。此碗乃道光官窑承袭清宫传统而作,胎体轻薄似透,胎质洁白温润,观其装点华贵吉祥,绘技精妙细致,确为道光一朝难得精品。
清康熙 青花团龙纹茶圆一对
青花类如“清康熙青花团龙纹茶圆一对” 一对,形制、纹饰一致。敞口,弧腹,圈足,底部“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青花双圈周围。透明釉地洁白纯净,青花团龙为饰,分布内底外壁。内底一团,外壁均布五团。团龙、团凤纹为清代官窑传统纹饰,常见多为五寸碗,三寸者少见。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载,雍正十年(1732)七月初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宫殿监副侍李英交出白地红龙茶圆一件。传旨:此茶圆款式、花样俱好,着烧造磁器处照样烧造些送来。”可见,此类茶圆乃清宫御用之物,青花品种外亦有釉里红制品,目前市场上所见稀少,团龙者较团凤者更珍。此茶圆,胎体轻盈,制式规整,一对保存完整,十分难得。
我们坚信通过泓盛的古代艺术品交易平台,古代瓷器的历史、文化与审美价值会逐步在买家心中确立并达成某种共识,这对于古代工艺品历经沉浮之后的健康转向极为重要,我们看到了希望,为此亦会于古代工艺之林耕耘不辍!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