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艺博会:来自全球化的艺术中东
0条评论 2013-04-07 10:08:2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于娜

近日,来自30个国家76家画廊齐聚2013迪拜艺博会,除了欧美顶尖画廊外,还汇集极具影响力的中东、亚洲及非洲艺术空间,参与博览会的艺术家也多达500多位。与艺术巴塞尔、弗里兹艺博会等重要的欧洲大型艺术活动相比,本届迪拜艺博会更偏重亚洲市场,其中当代艺术品销售总额高达4500万美元。

新生代艺博会

石油加奢华的中东印象,正逐渐被迪拜改变,其曾经将自己定位于中东的“香港”,努力开发石油以外的产业,转攻阿拉伯首要文化平台。2007年第一届迪拜艺博会横空出世,但没想到当年中国当代艺术“暴热”,全球的艺术投资热钱随即被吸引至中国艺术市场。

尽管开局不利,在政府和中东富翁的支持下,迪拜艺博会还是逐渐壮大。第一届迪拜艺博会的参展画廊为40家,2013年从几千个候选者中挑出了76家画廊,参观人数在去年达到2万多,今年的参观人数还有所突破。

“经过7年的发展与成长,迪拜艺博会如今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艺术世界全球化的生动面貌。”2013年迪拜艺博会的总监安东尼娅·卡佛(AntoniaCarver)来自英国,多年前因担任TheArtNewspaper的驻外记者而搬迁到迪拜。

迪拜艺博会对参展画廊采用申请制,申请的画廊要填写展览意向,包括内容、方式以及效果,此外艺博会也会审核每个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考虑到参展画廊的多样性,迪拜艺博会每年都会选一些新画廊和新艺术家,同时也会考虑尽可能多地覆盖到一些国家和区域。

2013年有28家画廊新加入迪拜艺博会,分别来自德国、法国、英国、伊斯坦堡等国家和地区。卡佛说:“迪拜艺博会,不光是宣传画廊,给艺术家曝光于市场的好机会,同样也是联系艺术家与策展人的一个重要平台。”

与欧洲老牌艺博会相比,迪拜艺博会还是新生代,但相较于其他亚洲的本地博览会,迪拜艺博会整体表现出高水准,虽然参展商还是以地区性的画廊为主,但保有浓厚地域风情同时具备国际博览会的潜质。

中国画廊现身

中东的本土艺术购买力非常强大,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迪拜的画廊也没有倒闭的,甚至有中东富翁在每家画廊都买一件艺术品,以此来支持。迪拜艺博会侧重抽象、装置和复合媒材的作品,摄影也是很多参展商们的选择,都与外界所称的中东收藏口味接近。

在本届艺博会上,草间弥生的作品让中东人很满意,由此伦敦VictoriaMiro画廊成交额达到65万美元,另外柏林画廊ARNDT红墙也为WimDelvoye的作品带来好开端,预计销售金额从25万到40万美元。

常青画廊的MonaHatoum、KikiSmith以及PascaleMarthine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几位来自欧洲的藏家买走。一家欧洲基金会有意购买佩斯画廊的YtoBarrada作品,价格尚未确定。中国藏家在本届迪拜艺博会上也崭露头角,以15万美元买走伦敦画廊PilarCorias明星艺术家ShahziaSikande的作品“动机如同变化MotifasTransition”,成为预展当日的成交最高价。

从中国来的画廊有3家,站台中国是唯一的中国本土画廊,带来了秦琦、史金淞、孙逊、宋元元、毕建业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站台中国负责人孙宁说:“中东艺术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市场,也有许多新兴的藏家。我们希望把我们的艺术家推广到中东艺术市场。”

史金淞为艺博会定制的作品“内花园”,利用迪拜当地的树桩以及当地居民捐赠的空玻璃瓶组合,将各种抽象的记忆和欲望,透过言说及声音灌注在瓶里,然后封存在树木的各处孔洞中。包含了中国庭园造景的观念,以及中东当地的抽象哲学。这件在迪拜现场创作的装置艺术,在预展当天便被迪拜王储选作收藏。

多元化潮流

与艺术巴塞尔、伦敦艺博会相比,卡佛认为,迪拜艺博会采用不同的模式和定位,“在我们的参展画廊里既有像佩斯这样的已经在本土形成一定气候的画廊,也适当引进一些新生代的画廊和艺术家,以便让人们感受今天的潮流有哪些变化,新生代的艺术家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鲜的灵感。总之,人们来到迪拜,要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迪拜艺博会走过的6年中,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非营利性项目的比重在加大,主办方意识到他们也应该承担起一些教育义务。2013年迪拜艺博会更是推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非营利性艺术项目,包括艺术家与策展人驻场计划、特定场域作品与委托表演、工作坊,并率先展出Abraaj公司艺术大奖得奖者作品,以及广受好评的“国际艺术论坛”。

国际艺术论坛邀请来自艺术界及其他领域的重要人物,参与为期一周、内容创新的讲座、辩论及表演。2013年,论坛以“ItMeansThis”为题,着力探讨“明确性”的概念,检视当今艺术领域中激增的术语、词汇、陈词滥调,以及“理解”这一行为的本质。

同时,迪拜艺博会致力于通过针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计划来促进本地的艺术发展,今年的艺博会创立了一项名为“SheikhaManal小艺术家”的项目,这项由艺术家构思的为3至14岁儿童策划的项目,包括艺术工作坊以及画廊的“发现之旅”。

即便在艺博会结束后,这一通过教育扩展艺术的方式仍在“迪拜艺术校园”继续实施。“迪拜艺术校园”是为常驻阿联酋的艺术家与策展人而设的,为期六个月的“周六学堂”。

对话

郭中荃(站台中国经理):中东藏家更喜欢抽象作品

记者:你感觉迪拜艺博会参观者的购买欲望怎么样?收藏喜好是什么?

郭中荃:参观者的购买欲望很强,可是他们的收藏价位一般在2万美元以下。中东买家从传统上更喜欢抽象、装置和摄影,而不是具象和人物的作品,但这不代表他们不会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品。迪拜博览会也有一些欧美藏家,跟中东藏家的喜好不太一样,他们本来就对中国当代的油画很感兴趣,而且也能让看多了抽象艺术的中东本地藏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者:站台中国此次参加迪拜艺博会成本投入多少?困难是什么?

郭中荃:通常博览会最大的开销都是展位费,还有人员、运输费用,大约要30万元。

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价位比较高,但是在市场对艺术家陌生的情况下,推展上很花时间,人家觉得我花同样多的钱,为什么要买我不认识的艺术家作品。在去年参加过一次迪拜艺博会后,感觉今年迪拜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在熟悉之中,接受度也在提升。

记者:迪拜艺博会是否适合更多的中国画廊?

郭中荃:迪拜是鼓励奢侈品消费的地区,对艺术品销售来说是一个发展的“蓝海”,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中东曝光和理解程度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把中东市场打开。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