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在市场领域的繁荣所吸引的不仅是资本,还有那些怀揣“名利欲望”的追梦人。画画或者艺术创作在今天还能成为多少艺术家的梦想?这是一个疑问。今天的艺术界已经进化得足够完善,有核心的圈子,有统一的价值观,有明规则也有潜规则,有方法(理论)也有办法(行动)。在这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当中,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源,从而成为这个圈子里的话语权掌控者。
年轻艺术家作为后辈自然要从头做起。本分做人,老实做事,拜码头讲师承,进京“北漂”如同当年的“赶考”一般,被看做是个快速出人头地的捷径。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也是我们所摒弃的陋习,但不得不承认,“北漂”的确是一条康庄大道,至少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是这样的。
资源集中,“北漂”之路势在必行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教育、文化以及宣传中心,其拥有的各种资源显然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虽然我们仍旧习惯性的将北京、上海、广州视为国内艺术领域的一线城市,但不管是从艺术机构的生存率还是艺术品拍卖所占比重,以及艺术创作群体的数量,上海、广州都与北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艺术领域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北漂”群体的不断增多。在不断壮大的“北漂”群体当中,被视做“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年轻人自然不甘落后,纷纷踏上各自“北漂”的寻梦之旅。
现代主义看巴黎,后现代艺术在纽约,而在当代艺术领域,北京无疑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拥有国内80%以上的艺术资源,这其中包括了艺术机构、艺术品拍卖公司、画廊博览会、艺术区以及最为庞大的艺术创作群体。过于集中的资源虽然能够为梦想的实现提供足够的机会,但同样也会带来更为残酷的竞争。应对残酷的竞争需要很多,智慧、才华、意志、交际甚至是体力都将决定你能否在看上去很美的“北漂”路上走得更远。
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为年轻艺术家塑造了无数个可供参考的标榜。明星级艺术家大受追捧,甚至被无限制的夸大,拍卖市场中动辄百万千万的艺术作品,更是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点燃了心中熊熊的烈火,让他们前赴后继地涌入到市场的怀抱之中。
与最早一批的“北漂”艺术家不同,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北漂”已经如同当年的出国“镀金”一样,即便在轰轰烈烈的“北漂”生涯中被淘汰下来,依旧可以拥有足够炫耀的资本衣锦还乡。与那些淘汰者不同,留守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但至少在这些人心中,留下即为成功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抱着终有一日会成功的信念而枯等多年,也不愿放弃颠沛流离的“北漂”生活。不过近两年,国内尤其是北京地区涌现出了多个关于年轻艺术家的扶持和推广计划,诸如“青年艺术100”和“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而且此类艺术项目向来以“大且全”为基本运作方向,即从众多年轻艺术家当中挑选出数以百计优秀的有潜力的进行集体运作。例如“青年艺术100”项目就在去年为12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年轻艺术家举办了数场艺术展览活动,并将在今年的3月15日结束2013年“青年艺术100”项目的艺术家报名工作。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截止到本月1日,“青年艺术100”已经接到了近400位艺术家的报名资料,而在报名截止日期前的一个星期,将迎来艺术家报名的最高峰。据悉,本次的“青年艺术100”仍将保留100位艺术家的参展主体,但最终的具体人数还将视报名艺术家的人数和质量来决定。
与“青年艺术100”不同,由德美艺嘉推出的“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则更为强调对年轻艺术家的长期推广。该计划为期5年,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人数多达300余人。在这5年期间,德美艺嘉将不定期地为这些艺术家提供展览机会,同时每年还会举办一次固定的成果展。在为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会对其1年时间内的艺术创作进行检验。据悉,该计划中的艺术家并非一劳永逸,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依旧存在。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