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晓的色彩世界• 国博为您奉上一场“冰淇淋”盛宴
0条评论 2013-04-11 12:25: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晨晓的色彩世界• 国博为您奉上一场“冰淇淋”盛宴

晨晓的色彩世界• 国博为您奉上一场“冰淇淋”盛宴

2013年4月9日下午2点,“纯风•晨晓的色彩世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序幕。此次展览是系列展,将持续4年、历经中国24个城市。本次是巡展第二站,现场嘉宾云集,热闹非凡,这一切为这个春风萧瑟的午后增添了一份热烈的气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北京青年周刊等重要领导、新西兰艺术评论家Warwick Miles Brown、艺术家晨晓以及众多媒体共同参与活动,策展人为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

冰淇淋味道的画

开幕式上,晨晓在发言中不禁感慨,自己在86年到达澳大利亚,曾在悉尼歌剧院前画肖像画为生,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发现画头像旁边有个新西兰的冰淇淋店,人们排着队买冰淇淋吃,每天都人满为患,他很好奇真得如此美味吗,而不同于中国人喜欢咬着吃,外国人都是喜欢舔着冰淇淋吃的。当有一天,他终于舍得花两块澳币买了一只舔着吃,惊喜于原来可以这么好吃,仿佛“天仙”一般的感觉,以后便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吃一个,慢慢的,晨晓觉得自己的画也变成了冰淇淋味道,很甜很美。他发觉原来这个世界最美的地方在新西兰,于是,便义无反顾地飞去了新西兰,一直生活到现在。他希望大家能在参观他作品的时候,也能“品尝”出冰淇淋的美好味道。

晨晓

晨晓

“纯风•晨晓的色彩世界”

此次国博展览将集中展出四十余幅具有典型“晨氏风格”的精彩油画作品,其旨在梳理晨晓远赴澳洲新西兰26年的艺术创作之发展脉络、线索变化与艺术特征。作品以新西兰与中国的地标性风景线及人文景观建筑为主要描绘对象,其中多见尺幅较大的三(五)联幅作品,一幅长约15.7米的大型油画《林中新西兰》可谓此次展览的重中之重,个性鲜明的色彩、表现主义的语言、极具西方意味的审美形式、中国文人画精神在画面中共同交织,体现了艺术家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晨氏唯美表现主义。

晨晓其人

晨晓出身浙江名门世家,很早就浸淫于艺术的氛围。自1979年起他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四处采风写生,曾参加浙江省85’新空间画展、浙江省美展和全国美展。1986年他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后移居新西兰并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学院,获得视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虽移居新西兰多年,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交流学习,但晨晓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他在艺术创作上一直致力于探索东方元素与西方唯心主义艺术精神的关系,并强调新西兰本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唯美表现主义手法描绘了西方人唯心主义的精神世界,从而表现了新西兰这个具有多元价值观国家的社会信念、宗教信仰、当代思想与情感,其作品受到西方美术界主流艺术批评家广泛关注和研究。

他们眼里晨晓的作品

对照晨晓近期的创作,画家的确是在意图强化中国文化精神,并通过具体的个人创作展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赵力(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晨晓的油画实际上是中国文人画传统里的“画乃心画”,我能从作品中体会到中国文人一直强调的诗性,特别是画面的气韵流动感以及色彩斑斓的感觉,这种观画感受非常明显,艺术家在这方面也表现得非常充分。——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晨晓的画面首先具有一种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并非是选择了何种地标,而是一种公共符号。另外,晨晓的绘画是公共性的,他的画非常适合公共空间,适合一种大型室内的公共空间布置。——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

我认为晨晓先生在画画时,并没有考虑太多中国元素或者西方元素的事情,而是就想把这幅画画好,将他心中的风景画出来。这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表达,我认为这与晨晓先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晨晓用一种极为单纯的色彩描绘出来,像糖果色一样。他的画面中除了大色块以外,黑色也用得恰当好处,这使画面一下变得更结实了,结构性的东西立刻就出来了。不仅有甜腻腻的糖果色,更有一种力度在其中,这都是他借用黑色支撑的效果。——韩劲松(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4月22日,为期14天,想要观展的朋友们要抓紧时间啦。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