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异境:多重漂移的可能性"红门画廊开展
0条评论 2013-04-13 11:01:59 来源:艺术中国 

2013年4月6日,《山水异境:多重漂移的可能性》于红门画廊开展。策展人为唐泽惠,参展艺术家有陈家业、胡文丹、他们(赖圣予,杨晓钢)、曾健勇、张秋实、张哲溢。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的山水画在今天也面临着新的继承与创造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山水画图示、技法有新的变化,也出于人们面对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生存环境。

近代化以来,中国山水画所依存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或许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变化就是:在文化层面西来的新思潮、艺术创作技法和观念不断冲击传统的国画,其次就是近代城市化进程,尤其是最近三十年数亿人从乡村进入城市,而城市本身的面貌和生活形态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城镇-乡村互动的生活不复存在。这都使得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山水画的存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真实的山水已经在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进程中变成一处处旅游景观,已经很少有家园意义上的山水存在;其次,传统的山水画图式也遭遇到新的文化语境的挑战,出现了继续坚持传统、适当引入新时代主题和图象,以及吸收现代主义构图处理种种变化。这引发了不少冲突性的辩论,并延续到今天。

虽然遵循传统笔法和图式的山水画依然盛行,但是最近三十年也不断有当代艺术家持续地对山水画这一传统绘画资源和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颠覆式创新,“山水异境”要呈现的就是七位出生于1970年代以后的艺术家对山水画的再认识和再创造,这似乎可以说是一个“趣味共同体”的展览,艺术家们都对传统绘画有着热爱和欣赏,但他们的创作则要平衡个人趣味和共同记忆、图像引用、材料创新和意义重建的多种元素。

以呈现童年创伤记忆著称的曾健勇呈现了一批山水题材的新作,他们似乎是从迷雾中浮现出来的一些想象性的画面,既有场景性的人物和山水的互动,又有片段性的景观;张哲溢的绘画则有一种文人雅趣性的超现实主义组合,在古典山水背景中植入铁皮玩具,构成一种既温情又怪异的画面,它们来自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又沟通了年轻一代的共同记忆。而胡文丹则采用类似类型学研究的形式描绘传统山水中的一个个小局部,并与犀牛、折纸鹤这些突兀的现代形象不合比例的并置,给传统意境加上童趣性的悬念。“他们”则用当代园林、风景中让古人和今人、游艇和渔舟相遇,形成穿越性的对话,奇怪的是,古人和今人并没有任何冲突,而仅仅是相对无言,似乎暗示着彼此都是消费社会景观的命运。张秋实似乎是这里最传统的艺术家,但她不是用笔绘画,而是用宣纸拼贴摹拟出山水画的形态,并以灯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材料本身的直接探索;陈家业的作品”撕”直接引用了古典绘画的图像元素,用类似拼贴的层次组合和极简的画面构成对于“古典绘画”在今天遭遇的一次呈现:它们突破了油画的整一画面,却也仅仅是残山剩水,或者,这是在努力挽救被撕裂、断开的传统?

山水,在今天到底是一种可能存在的体验性实存,还是一种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图像资源、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消费景观、一种文学性的寄寓?或许在艺术展览中我们已经无需去辨别,因为他们是模糊而又多元的复合在一张张作品中,因为观者的不同而发生着不同的意义,其内涵的信息持续地在传播和漂移。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