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关税优惠到期 政策不明致行业新问题丛生
0条评论 2013-04-17 08:44: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唐子韬

新兴保税区拍卖步履维艰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艺术品保税区相继成立运营,“艺术品保税区交易”成为行业新亮点。然而,保税区是否真能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保税区真能降低艺术品交易成本吗?

4月21日,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将在厦门保税区举办国内首个西洋古董艺术品的拍卖。然而,有业内人士质疑,由于在购买后入关仍然需要缴纳正常关税,保税区拍卖或只是一场吸引买家的噱头。

对此,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称,保税区拍卖确实只是在保税区内不需要考虑关税问题。根据现行政策,一旦艺术品入关,仍需要按照海关规定缴纳相关费用。他表示,保税区拍卖国外艺术品,在国内尚属首次,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国内同行中第一个“吃螃蟹”者,他坦言,在进行此次保税区拍卖的准备工作时,可谓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相关事宜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甘学军举例,我国海关对一百年以上的文物是免关税的,但这需要我国文物部门的鉴定。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对于西洋艺术品鉴定,我国的文物部门存在技术困难;另一方面,鉴定需要先入关,保税区属于境内的“关外”区域,国家文物部门无法进行鉴定工作。由于有关制度和法规条文上的不健全,让保税区的文物拍卖陷入了“死循环”。以至于“若我们严格按照这些条款来做,根本是没法做的”。

实际上,保税区根本无法帮助想要把买回的艺术品带回国而少缴税的人实现目的。海外艺术品进关还是要走正规程序:报关、交税。只是,保税区多了一种降低再交易成本的可能。也就是说,买家可以在保税区买到的艺术品进行临时仓储或直接再交易的时候不必缴纳关税。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