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
0条评论 2013-04-22 23:06:2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

《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拉开大幕,伴随着而来的还有数个中国的平行展,随着展览主题的逐个公布,一时间举办威尼斯平行展的动机便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今年的威尼斯是“中国人的威尼斯”,也有人质疑“这种扎堆似赶集”,2013年4月22日下午2时,作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展人数最多的海外当代艺术群展《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其总策展人王林,执行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代表郑永新,标志设计艺术家杨志麟,投资机构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理,意大利大使馆代表史蒂芬女士等到场,从策展理念到为什么投资这次展览等等全方位的为我们解读了此次展览。

在新闻发布会中,总策展人王林透露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为156位(组),2013年5月29至31日为预展期,正式展览从2013年6月1日到11月24日,展场面积近5000平米,展览内容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及文献,展览期间将在展厅内设置“中国当代艺术画册图书馆”,预计陈列1000种以上的画册供参观者查阅,展览将印制大型精装双年展平行展文献性画册,并印制简介画册及发送宣传材料。展览将举办三天开幕式及中意艺术批评家论坛,论坛主题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全球语境、中国体制、历史脉络与价值诉求”。展览在意大利威尼斯结束后,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国内展。届时还将举办“中国新艺术史叙事方法:批评立场与历史书写”学术研讨会。

自主呈现中国真实的当代艺术全貌

为什么要举办《未曾呈现的声音》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中王林重点介绍了原因,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呈现,过去有三种渠道,一是西方策展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其间不无他者化倾向;二是中外藏家对中国艺术家的选择,其资本化操作明显;三是国家输出的展览如威尼斯国家馆,受制于官方意识形态。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十分零散、个别、符号化和样式化,而且限于90年代初期针对毛时代集体主义的作品,主要得力于当时西方对中国大陆的人权关注。 在这样一种国际呈现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脉络、真实面貌和当下状态并没有真正展示出来。即使有所体现,也极为有限。因此想把中国的当代艺术真实的呈现出来,更加自主的呈现出来。”

对于“国际形象十分零散、个别、符号化和样式化”他进一步解释道是源于他在威尼斯的一个经历,他在威尼斯的街道上看到很好的一家商店,店主在门前挂的牌子中写着“sometimes open”这引起了他的好奇,终于有天等到店铺开门,他走进去与店主交流,他看到一本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书,里面就是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非常火爆的那几个人和几个样式与符号,这就萌生举办这次展览的念头。至于此次展览的副标题:“Chinese Independent art 1979-today.”他解释道是因为:“中国新艺术自1979年在北京西单民主墙上出现以来,至今30多年,但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同时在场。所以,举办一个有历史性更有当下性、有整体性更有案例性的中国新艺术展览实属必要。这有助于西方学术界和世界各地参观者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历与现状,并通过作品针对性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家个案感受到中国人的创作智慧、人文理想和价值诉求。”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分为家庭、村落、废墟、底层、身体、青春、风景、记忆、历史、巫咒等9个部分,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博物大厦”具有一致性。

标志是大家设计的

此次展览的标志像一个“十”字,对于他的意义此次标志同时也是89艺术大展标志禁止回头的设计者杨志麟表示:“这个标志的设计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一周的时间,然后用两天的时间等待回复,结果过了五天之后才收到回复,这之间我十分的忐忑,结果是王林忘了回复我,这是中间的小插曲,其实我做这个设计首先是借用,标志从汉字出发即“中国”,其次是简单,我将其他一切元素都删除掉,最后只剩下外轮廓。标志在西方看来的话是一个“十”字,现在都说中国威胁论,其实中国是最没有威胁性的,而是具有一定拯救意义的。”最后他还强调:“标志是大家设计的,只有大家的血液流在其中才有意义。”

美术馆就像是个大厨房

此次展览执行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代表郑永新在谈到这次展览时表示:“在之前已经于王林合作过一次威尼斯平行展,在这次展览中,广东美术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作品的运输到布展以及与艺术家的协调等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我看来美术馆就像是个大厨房,为整体有更好的呈现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另外他还透露在威尼斯展览结束之后,平行展还将移师广东美术馆进行展示。

与王林的合作就像瞌睡遇到枕头

投资机构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理作为投资方在发布会中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情况:“中国的艺术环境缺乏专业的赞助机构,我们参与进来是想用善意的资本支持学术展览进入艺术市场,因此这次活动我们请了12位批评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推荐艺术家,最后有总策展人确定,王林是我的老师,同时明天文化地处四川,遇到像这样的活动的机会不多,因此与王林老师的合作就像是瞌睡遇到枕头,是一种缘分。”

 【相关阅读】

【专访王林】我为什么要做“未曾呈现的声音”?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

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

“镀金威尼斯”一个群体的狂欢与落寞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