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品有风险存在
以文物艺术品为标的的投资建立在文物艺术品的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并直接诉求于文物艺术品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价值成长空间。文物艺术品投资在形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它在一定时期内以购入和售出为手段,实现文物艺术品的潜在价值空间,从而达到资本增长的目的,而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是以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的占有为依据,它诉求于文物艺术品的价值本身,并且不以价值的实现为目的。
自八九十年代国内收藏市场兴起以来,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就面临了甄别与鉴定的问题。文物艺术品收藏的风险来自对器物本身的认识错误,即对器物的历史时期、背景资料、存世情况、市场行情的认识出现偏差,或将仿制的器物误判为真品,从而导致高价购入的状况发生,并且在收藏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仿制现象也颇普遍,一些仿品几可乱真,收藏市场上也存在人为的炒作,以及对市场的误导,这就人为的增加了甄别的难度,使收藏风险大为增加。
以收藏为目的的文物艺术品鉴定,集中在器物“是什么”这个方面,风险也来自对器物“是什么”的认识出现的偏差。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中风险的规避,建立在对文物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以保真为规避方式的。“保真”即对器物本身“是什么”给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作为收藏的依据。
文物艺术品投资是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出现的现象,它是资本运作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的体现。文物艺术品投资的先决条件是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它在形式上表现为藏品的转让。为实现投资的目的,投资者需要以低价购入,并以高价售出。文物艺术品的价值依据是文物艺术品的社会稀缺程度与藏家的收藏欲望的迫切程度的对比关系,它涉及器物本身,以及器物的市场表现。文物艺术品属于历史存留,它的供给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动,在收藏界对器物的认识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器物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大的波动,而只遵循收藏市场的一般价值规律。这种情况下,文物艺术品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它的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并且存在下跌的风险。具有投资价值的文物艺术品,必然存在一个潜在的价值空间,这个价值空间来自收藏市场上的认识偏差,即收藏市场低估了器物的珍贵程度。
因此,文物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不仅存在于对器物本身甄别的正确与否上,更存在于对其价值成长空间的把握程度上。投资者要在保真的基础上对器物的价值成长空间作出判断,预见到一定时期内收藏市场会对该器物的价值重新估量,或者具有引导市场对该器物的价值进行重新估量的能力。当收藏市场对该器物的价值有了新的判断之后,文物艺术品的价值成长空间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并且这个可能还要以器物转让的实际发生为标志。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