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物琐记——感谢生活所承载的国家之爱民族之情
0条评论 2013-04-25 17:37:24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作者:张振宇

我唱这首歌时上初中,对于学业是差得不能再差的自己,竟然受歌词影响,相信自己定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上了高中后看了电影《快乐的单身汉》,才知道就算自己凭着身强力壮毕业后去当个工人也是要有文化才行。这部上影厂的电影对我影响极为深刻,深深知道了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那时全国人民都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不仅是得到了没有文化连工人都当不好的教育,女主角龚雪那种纯纯的美,也让大家在电影院里扬着脖子纯纯地暗恋了一把(别笑,真的!好象我也懵懂喜欢过龚雪)。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唱了三十一年,参与建设和见证了伟大的祖国是越来越美、越来越富强!真的品尝了“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味道。最难能可贵的是我的内心在这三十一年的流逝中始终那么青葱,于至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奇妙在于我又是那么心怀天下!

今年6月的一天,一位老友致电我说杭州西泠印社想在浙江美术馆搞个中国现代绘画大展,但在上海摆宴请众藏家吃饭大家都不愿拿出藏品去支持他们。为此,希望我用自己的藏品独办这个活动。我问明情况后告诉她症结在于主办方由于没经费为藏品买保险大家才望而却步的。现代绘画又是当前市价最贵的,单件动则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我过去受邀参与的所有展览,无一不是买巨额保险的。因我未应允,她后来竟把西泠印社一行人领到我跟前请求支援,我思虑再三,心想过去参展都是拿几件宝贝,件数一少打理起就简单且相对保险,拿一大批若运输、布展、撤展等等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谁又负得了这个责任!中国画又都建于纸或绢,每打开一次都用肉眼看不见地小伤一次,挂画、收画只要丁点的不留神,很容易给画作酿成大伤大错。但人求于跟前,拒人千里又不是我的作派,就痛快地告诉对方,我藏画本意就是为建美术馆让天下人看个过瘾,如有必要早拿出来亮相就拿出来吧,你们定好去海南选画的时间就告诉我吧(从这一点朋友们看到我的爽快了吧?我要生在保家卫国的战争年代定也是策马杀敌的一把好手。男人活在世上就要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很多人曾问过我类似这样的话:“你的文字怎么又豪迈又纤柔?”我是这么回复的:“一个汉子的文字能失了血性吗?纤柔可不是阴柔,文字分男女吗?抒情的时候就应有彩霞满天或月满西楼的样子)!

西泠一行人是7月中旬到的海南,所得到的礼遇和看到的好画走时说:“受宠若惊、不可思议、难于忘怀!”

这次展览规格是空前的,反响非常好。连《人民日报》都分别于9月、10月做了两次报道。中央电视台和雅昌艺术网等各大网站亦进行了多次的报道。让我最宽慰的是我给了杭州这个让我无比眷恋的城市一个文化的高雅紧拥。我二十一岁生日的夜晚第一次落足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如今24年过去,当时下榻的黄龙饭店里的朋友几乎都失散了,她们那些在我脑海模糊的影像我实在是不愿像西子湖面的那些涟漪,任凭岁月轻轻地拔开……

本文主图为现代海派的人物绘画代表人物郑慕康(1901-1982)先生画于1952年的一张旷世绝品。述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节假日游西湖小憩的场景。天地巨变的第三个年头,我们被画家的画笔带进的是一场人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从此画明丽的色彩和人物传神、山水含情中我们得到了所表达的讯息。画作画成至今时间虽已流逝整整一个甲子60年,此喜悦无丝毫了化!

本篇因实在无暇顾及,音乐部分缺稿一期。

卢德卿之子张振宇2012.11.3傍晚笔于家中南窗下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