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艺术北京:本土的,多元的,年轻的
0条评论 2013-05-01 04:14:2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2013艺术北京VIP预展之夜-外景.jpg

2013艺术北京VIP预展之夜 外景

 

43018:002013艺术北京VIP之夜拉开帷幕。在北京,这是属于画廊、拍卖行、机构、艺术家、藏家、媒体等等整个艺术市场的盛大“Party”。今年是艺术北京举办的第八个年头,它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无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甚至有人在微博上温情地问道:“去年你和谁相伴去的艺术北京今年呢,明年又会是谁?” 

不求完美、但求完善

一直以“服务”为己任的艺术北京主办方今年在很多细节上还是让画廊感受到了它的诚意:泊车较为方便;有咖啡、酒水提供场所;当代艺术展区还能找到手机充电处;在偌大的展厅中逛累了还能够在中央通道处找到休息座椅……

 有些遗憾的是在当代艺术展区与经典艺术展区都能够搜到“2013ArtBeijing”的无线网络,但即使是在展厅的中央通道上也始终无法登陆使用,信号最强的依旧是农展馆需要密码的公共账号。说好的wi-fi呢?不过众口难调,艺博会很难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要在进步就是可喜的。

 “多元”与“杂乱”有几步之遥

 2013艺术北京延续了去年“当代艺术展区”与“经典艺术展区”的区分方法,整体来看,两个场馆的展览质量不可同日而语。仅仅是观展人气一方面,与当代艺术展区相比,经典艺术展区冷清了许多,个别展位前观看者一直寥寥无几。

 经典艺术展区中,古董、家具、瓷器、珠宝展位由于数量有限,在以书画为主的画廊中间显得不那么协调,让人对整个展厅产生杂乱之感。甚至有画廊工作人员认为“经典艺术展区”不如改叫“其他艺术展区”。另外,几家经典展区的国外画廊由于作品过多,展位面积较小,只能将作品铺满展墙,从视觉上来看更像是画店的廉价经营,看来去年李苏桥戏称的“临时馆”的一声叹息仍在继续。并且经典展区中当代水墨的展出与当代展区中经典油画作品的大量存在让人质疑经典与当代的二分法是否过于简单。

 几步之遥的当代艺术展区得到的评价是“多元”、“丰富”。虽然以架上作品为主,但雕塑、装置、影像作品也为数不少,尤其是由艺术北京推出的Being Asia中日韩艺术家推荐展,37位青年艺术家的阵容较好地呈现了他们对于创作材料、视觉语言、题材选择等各方面的探索。也可视为艺术北京对于去年青年艺术展览火爆的回应和对于“完整亚洲”所做出的努力。首次来到艺术北京的翡翠画廊还展出了中国观众们较为熟悉的鲍勃·迪伦与安迪·沃霍尔的版画作品并在当晚就成功售出两幅。

 在当代艺术展厅中还有诸多艺术机构的存在使得艺术生态得以完整呈现。如歌德学院带来2011年与2013APP艺术奖”的精选及获奖作品,聚焦当代艺术领域最新的艺术表达。他们想以此方式来与中国艺术界进行对话,介绍新媒体艺术的最新趋势和发展现状。

 “天真者的绘画”与“免费午餐”展位则是艺术北京分别与圣歌画廊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打造的公益慈善项目。两个项目都不是第一次露面,爱心慈善已经成为艺术北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博也打青年牌?

 本届艺术北京坚持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博览会——画廊与拍卖行依旧并存。虽然拍卖行们占据了较大的展位也吸引着众多的人群,但从作品受众上来看,二者并无太大冲突,拍卖行推出的依旧是已经过市场反复认证的大腕作品,但基本为传统油画作品并且价格不菲。而大多数画廊则推出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不仅作品语言更具当代性、创作手法多样,价格也更为讨喜。

 99艺术网从VIP之夜的采访中得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就带来了刚刚签约不久的青年艺术家徐渠的装置与油画作品。由于展位较小,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徐渠也是当代唐人推出的唯一一位艺术家。林大艺术中心带来了臧坤坤等三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推广。刚刚结束开幕三联展的蜂巢艺术中心则顺势推出刘野、徐累、尹朝阳、向京、李津、梁铨、屠宏涛、李青、肖旭、刘琦、冷广敏、贺勋等前辈、中坚与青年兼具的艺术家阵容。

 而在对当晚销售状况的调查也显示,青年艺术家们中低价位的作品受到藏家们的追捧。来自台北的诚品画廊推出的艺术家迟明的小尺幅油画就售出多幅;主推青年艺术家的星空间也硕果累累,陈飞、邱炯炯、金钕的作品都已售出。

VIP之夜落幕后策展人吕澎在微博上评论:今天艺术北京给人的感觉是——艺术仍然是人们关心与希望了解的对象,这意味着艺术市场的未来是让人乐观的。

 不管褒贬与否,可以肯定的是北京需要这样的一个艺博会。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