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在白沙呈现写生作品
4月29日,海口美丽道艺术中心举办的“2013中国海南欧亚国际名家油画学术交流展”,规模盛大。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的功勋艺术家、德国知名艺术家和海南岛内外的十几名艺术家,一共展出了160多幅作品,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博大恢宏的艺术世界。
自然与自由
要对这样一次盛会作概述十分困难,但笔者还是拈出了“自然”与“自由”两个词。众所周知,中国的油画艺术深受俄罗斯的影响,尤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列宾、列维坦、谢洛夫、希施金为代表的巡回展览画派,更深刻地“塑造”了现当代中国油画的面貌。从这次“欧亚展”中俄罗斯画家的作品来看,功勋画家德米特里·列文、功勋画家维克多利亚·列维娜女士等人的作品,虽也见出法国印象派的“影子”,也见出作者个人的风格,但更重要的是还有着向列维坦、希施金等本国先贤“致敬”的成份。艺术作为民族气质的集中体现,是不会轻易断根的。俄罗斯人对广袤原野、茂密森林等自然景象永远有着一种深深的依恋,不单艺术,伟大的俄罗斯文学———从普希金、托尔斯泰,到屠格涅夫、叶赛宁,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德国艺术作为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发源地,向来有注重内心刻画的特点。像“欧亚展”中米歇尔·安托的作品,就以夸张变形的方式(甚至绘画突破了画框)揭示出当代世界人类心灵的动荡不安,而凯·海尔巴特则将表现主义大师克利与儿童卡通画融为一体,描绘出一个奇思幻想的主观世界。给笔者留下更深印象的,倒还是一位已故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的个人遭遇。生于1896年的鲁道夫·特伦,据说希特勒曾多次要求他画肖像,都被特伦拒绝,希特勒的秘书甚至写下这么一封信威胁他“如果你拒绝我们的邀请,让你的笔墨去见阎王”,但特伦依然不为所动。笔者觉得,在特伦身上,体现了艺术家至可宝贵的自由精神。
凯·海尔巴特(德国) 《结论》
海南画家的身姿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同样强烈地体现在海南艺术家身上。既由于俄苏画派的影响,也由于海南岛天赋异秉的自然风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海南画家就钟情于风景画的创作,写生成为海南画家几代相沿的优良传统。从海南当代美术家谢耀庭、资深本土画家符国平以及“流水坡创作群体”代表人物王家儒那里,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海南风光的热爱以及浓浓的家园情怀。而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则带着更丰富的学养去审视故乡的土地,像王税由黎村苗寨理想家园的建构转为“东方禅意风景画”的创作;擅长人物画的梁峰、符嘉臻画起风景来也那么得心应手,尤其梁峰,风景画中依然流淌着他的哲思;本就长于风景画的周铁利、周少灵,本次“欧亚展”中又有了新的探索。
海南岛优越的气候自然条件以及“海纳百川”的海洋文化特质,也吸引了一大批岛外艺术家来此定居,在旅琼艺术家身上,也许更能诠释“自由”二字的内涵。像刘贵宾、谢源璜、王昌楷,都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且在各自故乡,都有着一定的艺术声望,但他们还是抵御不了海南的诱惑。置身于海南壮阔海景、磅礴雨林之时,他们宛如孩童般天真烂漫。艺术本就是“不失赤子之心者”之所为,无论是刘贵宾笔下的历尽沧桑的雨林大榕,还是谢源璜画中千帆竞发的三亚渔港,抑或王昌楷乐意流连的阳光闪亮的海滩,都凸显出一种高贵而清新的精神境界。同样,中年艺术家刘运良则尝试着将风景画与中国古典文人画、西方现代抽象画相结合,描绘出一种“心象”。
值得欣喜的是,本次“欧亚展”还邀请了岛外画家蒋德斌、李艾、王勇等人参与,其中李艾洁、王勇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艺术家,这或许意味着海南岛对中外艺术家的吸引力将源源不断。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