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独立动画作品展”在沪开幕
近日,位于北苏州路上的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正在举行“曲径通幽:独立动画作品展”,这个改造自1930年代中华实业银行货栈的空间内循环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48位影像艺术家制作的动画作品,历史与当代在同一空间中进行对话——无论艺术家们来自何方,相同的是,他们都具有跨当代艺术和动画的特性。
让生活愿景衍变出
无限可能性
展览名为“曲径通幽”,中国成语的本意之外,还指代一种超越时间概念的空间,一种处于非线性时间状态中的空间,一种让生活愿景衍变出无限可能性的空间。独立动画对虚拟世界和时间领域的探索,是整个展览的切入点。
策展人玛利亚·科斯坦蒂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尤其提到了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作者在小说中用文字构建起的“迷宫”,也是展览名称的灵感来源,“迷宫”本身既是一个空间体,又是一个时间体,两者密不可分。“迷宫”所指代的时间—空间概念,恰恰是技术和多媒体艺术的核心所在。动画创作的先决条件,是时间和空间两者恰到好处的联动。
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
儿童视觉游戏
动画在此,不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儿童视觉游戏,而成为艺术家们对心灵深处恐惧、期待、幻灭和逃避的解剖,使得独立动画成为表述人类特定状态的手段,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往往不拘一格。
比如,孙逊的作品大量运用了木刻版画技术;陈劭雄对现代都市日常生活的水墨草图提升并强化了水墨艺术的表现力;顾德新的几段短促的动画运用简单的FLASH技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几个小人和场景,表达了可悲、失败、沮丧的各种尝试;卡洛斯·桑塔则将现场绘画作为表演记录下来,并即时转化为动画;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铅笔绘画能力,在反复擦除和描绘画面的过程中形成动画;塞西莉亚·特拉斯拉维纳创作的沙土动画,娜塔莉·杜尔伯格制作的粘土动画等作品,都表现了一种令人微微不安的气氛。
台湾艺术家作品《浮光》
可以互动
台湾艺术家林俊廷的作品《浮光》(2011),是展览上唯一一件可以互动的作品,作品整体选用了柔软的灰色调,其中手绘和电脑图形缓慢地移动,上海弄堂一般的曲折空间里,幽静无人,只有一只彩色蝴蝶穿插在其中,观者的远近移动可以改变蝴蝶的飞行路线,视觉图景也会随之变化,感觉出创作者心中的一番诗意。
即便创作动画在今天仍然不如录像和摄影那么便捷,艺术家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去掌握它的技术,实现自己的想法。当然,这得归功于电脑技术的普及。相对于商业动画而言,独立动画在创作周期上比较自由,资金往往也都是艺术家自给自足,很少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虽然独立动画至今无法找到一条进入市场的通途,相对于个人收藏也有些距离,但这也是独立动画能够保持姿态的原因所在。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