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丝楠木皇家御用之惑
0条评论 2013-05-07 11:12: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黄辉

金丝楠木的价值几何?

金丝楠木“皇家御用”不仅增加了其身份含量,更为金丝楠木在市场上漫天要价编造了理由,有的商家对外宣称,“在清朝乾隆年间,1克金丝楠木价值等于10克黄金”,既然在明代就已濒临灭绝的金丝楠木有如此高价,市场上出现“一件金丝楠桌子价值3亿”的要价也不足为奇。

金丝楠木“黄袍加身”,价格随之急剧攀升,从2009年起3年时间,金丝楠木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已达3至5倍,在有的地方,一根楠木已经可以卖到两三百万元。而金丝楠木家具价格则更高,售价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不等。成都的一些金丝楠木批发厂商对外公布的价格已达到1.8万元至5万元每立方米。

据周默介绍,2003年左右,基本没人买卖金丝楠木,当时的价格也就两三千元每立方米,现在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两三万元每立方米,而且现在是拆房子的旧料都在卖,根据花纹和成色不同,也可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元每立方米。

周默表示,“1克金丝楠木价值等于10克黄金”的说法根本就不可信,明清时期,楠木这类“柴木”根本不是按照重量交易,而是按体积计算,而且,清代还没有克的概念,属无稽之谈。实际上,目前出现在明清时期最贵的金丝楠木家具价格也不过百万元,中国嘉德[微博]在2010年上拍的清金丝楠木龙纹顶箱柜是目前在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金丝楠木家具,该件家具估价35万元至55万元,最终以302.4万元成交。其价格远不能和同时期的硬木家具相比。

谁在制造金丝楠木天价泡沫?

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在剥开金丝楠木皇家专用的面具时,不得不说,时下的金丝楠木热纯属人为炒作,商家及不良专家通过偷换概念、歪曲事实、编造故事等手段,为金丝楠木戴上皇家御用的面具,为其价值镀金,加之电视营销等手法,夸大其固有价值,而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误导消费行为,在尚不规范的家具市场中牟取暴利。

周默认为:“前几年,资本运作的投资者和不良学者相互勾结,在炒作完黄花梨、紫檀之后,没有其他原材料可炒,就寻找货源充足的品类,囤积居奇,从经济利益出发,寻找由头,按照炒作的规律,将楠木价格也炒起来了。”

曹静楼也透露,“因为楠木品种很多,有的商家搭顺风车,将其他的楠木也炒作起来,鱼目混珠。”黄花梨、紫檀炒作,楠木价值和花梨、紫檀不能比拟,木材虽然少了,生长期仍旧比其他硬木短得多,资源并不稀缺。

专家表示,金丝楠木疯狂暴涨的背后同样是人为编织的金丝套,在鼓吹皇家御用的同时,也在误导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入场。有责任心的业内人士呼吁商家规范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