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位艺术家将亮相 威尼斯双年展
0条评论 2013-05-08 15:48: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梁婷

《永远的北朝》戴耘

《永远的北朝》戴耘《永远的北朝》戴耘

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将于5月底拉开大幕。其中,由艺术批评家王林任总策展人的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被称为“中国艺术家在威尼斯规模最大的亮相”。记者了解到,在该平行展的一百多位参展艺术家中,有四位来自深圳:应天齐、刘子建、梁铨和戴耘。日前记者采访了他们,提前一窥他们的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倾巢出动”

深圳艺术家应天齐曾参加过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和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位连续三年参加威尼斯大展的艺术家。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深圳刘子建、梁铨和戴耘将跟他一同前往,展示深圳艺术家团体的威尼斯“初秀”。

这四位艺术家在国内艺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应天齐出名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递版画,近年来的《世纪遗痕》综合绘画更是让他频频亮相于国内外展事。刘子建和梁铨均是国内新水墨的代表人物。戴耘则是国内雕塑界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然而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却还是“新人”。

正因为如此,王林策划的“未曾呈现的声音”将他们纳入麾下——展览的主题表明,其目的就是摆脱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只有几位“艺术明星”的印象,通过展示一批极具潜力的艺术家作品,综合介绍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因此有人评论本次平行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倾巢出动”。据了解,为了公平、公正,王林邀请了国内十几位独立批评家对参展人进行甄选,所以能入榜的艺术家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所谓知名度的高与低有时候是资本操作的结果,不一定跟创作实力成正比。我们希望展览有更多一些默默无闻的、全身心进行创作而且卓有成效的艺术家参加。”王林说。

有“问题意识”的作品

王林表示,他们侧重于选择有“问题意识”的作品,“主要是以艺术的角度去表现中国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例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从历史、社科、人文、艺术等多角度综合呈现中国当代社会真实的面貌,使人们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深圳四人的作品也不例外。

应天齐这次将带去3件“世纪遗痕”综合绘画作品。《历史遗恨》是他近年来一直孜孜探索的主题,这批作品以材料、实物作为主要媒材,截取了他对中国、埃及、庞贝、罗马等古城市的印象,以一种极为抽象的方式诉诸画布,形成一种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对比,在古建筑日渐消亡的中国,这批作品所显示出来的悲怆情绪尤为突出。

而戴耘拿出了他代表性的“砖雕塑”——他用红砖、水泥按1∶1比例重新创作了《唐菩萨》和《昭陵六骏——飒露紫》等古代雕塑,高度的形似和迥异的材质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隐喻了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同时,戴耘这批作品还有另一个问题指向——他所模仿的这几件历史原作,现在都身处国外的博物馆,他的作品其实也是对东西方历史关系的反思。

刘子建和梁铨展出的皆是新水墨作品。其中,刘子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一直探索水墨的当代表现形式,“新水墨不是对传统水墨的颠覆,它既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有着面向未来的全球化视野。”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传统绘画媒材如何切入当下生活。而近年来,他对楚文化的研究又让他的作品带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次他将在威尼斯展出三张六尺整张的大画,均是他今年的新作。

深圳画家需要更多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四位艺术家中,除了戴耘今年41岁外,其他三位要么接近退休、要么已经退休。“这几位老师都是90年代就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深圳的艺术家,在深圳这么多年间,一直在自己岗位(大学或者在画院)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的艺术探索也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关注。但在深圳却缺乏关注的声音。这点是值得深思的。”戴耘说。

刘子建也坦言:“深圳应该发挥这些引进人才的最大效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美术界人士,不少人都告诉记者,与深圳经济在国内领先的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深圳的艺术一直不能进入中国艺术的版图中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一支强大的创作队伍。一位画家告诉记者:“深圳缺人才吗?不缺!深圳的群众艺术普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内外引进的展览也很高端,但是对于深圳顶尖的美术人才,却有点关怀不足,这批人大多‘自己忙自己的’的,所以深圳是他们的家,却不是他们的舞台。”虽然如应天齐所言,“社会环境并不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的创作是跟时代同步,而不是跟社会同步。”但多一分支持,多一分补助,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精神鼓舞,也能增加他们身为“深圳艺术家”的骄傲。我们期待,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状,能从本次威尼斯双年展开始改变。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