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艺术狂想家
0条评论 2013-05-08 14:46:1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水果

 

 

魏野作品之二《狂想的永恒》

魏野作品之二《狂想的永恒》

关键词:性比爱更冷

在草场地艺术区魏野工作室,我提前欣赏了他为5月17日即将举办的“狂想的永恒”个展准备的作品。

站在魏野的作品前,看到他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用“苹果”和“香蕉”作为元素,拉链是标志性的符号,在我看来,魏野其实是在用一种荒诞的手法调侃当今社会的男女关系。这样看似直白其实令人深思的作品,看懂了,会心一笑。看不懂,也会让人陷入思考:带着伤痕的“苹果”和“香蕉”,你们是怎么啦!那些代表了性与爱的“苹果”和“香蕉”,让我联想起电影《感官世界》,电影里的性与爱还有另一层意味,那就是以身体的狂欢完成对自由的追寻。
可以这么说,《性与爱的争论》是魏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看似无辜的苹果与香蕉,隐匿着身体与灵魂背后的纠缠与困顿 。这也是魏野对爱与性的思考与冥想,犹如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魏野将这一切用最荒诞幽默的手段使之升华,有一种潜幽默的色彩,带给观看的人回味和思考。

魏野从2008年开始画“水果系列”作品。他用艺术创作重新思考了情感与性格问题。香蕉和苹果是大众最熟悉的水果之一,其造型也是最有性格的。用水果来表达一种性格,然后上升到男女之间爱与性的关系。拉链代表一种批评语言,在他的作品里,拉链代表封闭和开放。魏野说他很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偶发性,那种即兴发挥,从中可以发现一个艺术家的修养。我对魏野创作“水果系列”作品的初衷和灵感来源发生极大兴趣。不得不承认,魏野的作品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我设想把苹果切开,切面像是两个人的脸,仿佛是一男一女的脸触碰在一起,是甜蜜的接吻。同时,对切的苹果,乍看上去,又像是一个女人的屁股,是一种赤裸裸的性暗示,然后又让人联想到果实。香蕉在西文观念更是性的代表。准确的指定性。而拉链代表开放和禁闭。拉链是创作元素,又可以看作是伤痕,无论是性和爱,都可以给人带来伤害。这个作品在性格上表达思想,具有让人想入非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性与爱的争论》这个作品,在采访中,我和魏野开诚布公地探讨性与爱的悖论。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曾对爱与被爱有过这样深刻的阐述:“我们大多数人都宁愿爱而不愿被爱……道理非常简单,人们朦朦胧胧地感到,被人爱的这种处境,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因为爱者总是想把他的所爱者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爱者疯狂地渴求与被爱者发生任何一种可能的关系,纵使这种经验只能给他自身带来痛苦。”通常爱的道路曲折迂回,性比爱更直接,更赤裸裸,更有杀伤力。

魏野说:“性是一种激烈、是冲动、是节日,是庆典,是生命的结果。当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用性去庆祝,给对方快乐。性是绝对快乐的生活。”现在的魏野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偶发性,那种即兴发挥,从中可以发现一个艺术家的修养。苹果和香蕉,魏野会一直演绎下去。因为这个作品代表性和情感的修炼。在采访中,我极欣赏魏野说过的一句话:“我的作品是为爱,为幽默而叙述的艺术。”

 

【编辑:李程】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