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拍观察:市场状况不简单
0条评论 2013-05-09 12:15:31 来源:新商务周刊 作者:齐鑫

中低端市场未来

尽管货币市场增量资金已经达到2009年上半年时的水平,但今年又显然与2009年的情况有所不同。

最明显的差别是资金成熟度。2009年新增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屡创天价,同时又有基金入场,创造出的成交纪录,固然对精品的价格发现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价格空间的透支也很明显。

今天,随着金融投资界与艺术界优质资源的有效融合,投资人士对艺术品市场规律和价格增值规律也具备了更深的了解。新入资本必然不会仅仅去追逐天价拍品,而且随着艺术品高端资源的沉淀,资金的高端运作标的也越来越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所以,接下来流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应会集中到中端甚至低端市场中,发掘具有潜在增值潜力的品种。AMMA认为,今年中低端市场优质作品受追捧的程度应该较往年会增强。

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最高估价在50万港元以下的拍品中,成交价与最高估价比值超过10倍的拍品有13件,而去年同期只有3件。其中,清18〜19世纪巧色黄玉卧兽水滴估价20万港元,以484万港元成交;清18〜19世纪端砚石刻“梅花图”题诗长方洗估价6万港元,以87.5万港元成交;清乾隆浅青玉龙钮长方玺估价6万港元,以68.7万港元成交。这些低估价拍品今年格外受到资金的关注。

在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中,一些民国政要的书法作品受到重视。比如一副估价仅3,000元的傅作义楷书作品以94.3万元成交,估价为1.2万元的蒋介石手书镜心(楷)则以235.75万元成交,显示出了些许资本流向的迹象。

在纽约市场,“北魏彩绘陶文官俑”、“王翚 (款) 晴川小阁立轴”、“明末/清初铜牛首觥铜饕餮纹觯各一”、“明漆金铜菩萨立像 (一对)”、“唐彩绘骑马俑”、“民国粉彩富贵长寿盌 (一对)”、“北宋/金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壶”、“清18/19世纪白玉神兽钺形珮”、“唐王子乔吹笙引凤铜镜”、“清18/19世纪白玉喜相逢璧形饰”、“唐月宫图铜镜”、“文彭草书文徵明潇湘八景诗册 (四开)”、“白玉痕都斯坦式车马人物图盌”、“宋越窑花口盘”等14件中国艺术品最高估价在5,000美元〜3万美元之间,而最终成交价格均为最高估价的10倍以上。据悉,这些艺术品主要被中国藏家竞得。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对低估值的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具有较强的购买欲望和资金实力。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