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人情怀——保利八周年春拍古董珍玩
0条评论
2013-05-10 10:33: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明永乐 铜鎏金弥勒菩萨坐像
H21 cm “大明永乐年施”款
估价:300-500万
清乾隆 铜鎏金菩萨坐像
H40 cm
估价:220-320万
来源:巴黎苏富比,2011.06.09,Lot228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H29 cm
估价:200-300万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族特色鲜明,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画风生动,色泽浓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又宜供奉、收藏,本次汇集的唐卡,年代自13世纪至18世纪,基本涵盖了不同画派的代表性作品,希望能在市场和学术间寻得最佳的平衡,其中一件“13世纪绿度母唐卡”尤为特别。文献记载中,唐卡产生于公元7-8世纪,但由于之后的灭佛运动,目前存世的唐卡最早只能追溯到12世纪,并且极为稀见。本件绿度母唐卡画风朴拙,度母全身绿色,以游戏坐姿坐于台座之上,身姿优美,左手持青莲花,右手施与愿印,面相甜美,双乳丰满,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造像特点,周围则表现了绿度母救度八位佛教论师脱离八种灾难的“救八难”故事,在同类题材中十分罕见;画面右下部则绘有供养人,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与后期唐卡大异其趣,同时也符合文献中对早期唐卡的记载,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此外还有“18世纪 十八罗汉及释迦唐卡一组”,描绘精细,色彩艳丽,构图布局考究,极富特点,是噶玛噶举派的代表之作。满清皇室崇信藏传佛教,宫中建有多处佛堂庙宇,专场中两幅带有乾隆年款的宫廷唐卡即反映了当时的宫廷信仰,描绘精细,色泽富丽绚烂。两幅唐卡的天头皆设有白绫题记,上面墨书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记载了唐卡的绘制年代、机构、绘制者,以及主尊在印度、清代宫廷和蒙古的不同名称等丰富内容,表明其不凡的皇家身份。
编辑:陈荷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