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是冒险还是挑战——苏新平的创作风格之变
0条评论 2013-05-11 01:23:46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张长收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3年5月10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张长收)下午4点,“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著名学者、《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策划,由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承办,江苏可一文化产业集团与《艺术财经》杂志社共同协办。

展览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艺术家苏新平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中谈到:“07年之前的作品叙事性比较强,偏重写实,这是一个互为关系。而07年之后,我就开始探索艺术更本质的东西,模糊写实性和叙事性,写实不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家的语言,我内心比较偏向于抽象,这种模糊性能够让观众更好地参与解读。”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07年以来,苏新平回到个性化语言的实验当中,梳理了早期创作中的一些元素,结合个体经验和表达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整合。所谓个体经验,指的版画方面的长期实践所积累的表现语言方式及方法,比如平面性特质、单纯性构成结构等因素,以及应用油画的材料方面的绘画性的体验与积累;在表达方式上采用放任笔触、颜料的物质性,尊重内心感受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苏新平本人也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指涉着什么,无论是“风景”、“灰色”还是“八个东西”,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

学术研讨会现场

学术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改变创作风格是冒险还是挑战

展览开幕仪式结束之后,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了苏新平作品学术研讨会,艺术家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 、批评家杨卫、夏可君、殷双喜、策展人王春辰、顾丞峰以及南艺美术馆馆长李小山等在会上发言。

策展人舒可文指出苏新平在“冒险”,因为他甘愿让自己被抛入一个非自主的状态,无论是人物,荒原,或风景,都不再作为现代象征结构中的意象而获得了开放的意义空间,从而以一种能冲开意识堡垒的生命力生长,生长脱离系统,脱离象征,远离其标识性。苏新平像个见证者,在一个模拟的荒蛮行动中去遭遇生长的力量,让愿望投身其中,与之一起经受所有的困难、束缚、停顿、希望……在现场99艺术网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他认为:“无论是从创作类型(从版画到油画)还是从创作手法而言,这种改变都遵从了艺术家内心的想法。07年之后,他的创作风格一直在变,但从这次展览来看,他对色彩和画面的控制都是比较符合艺术家个人特点的,然而改变了创作风格之后,他的个性艺术语言更加能够凸显。”艺术家苏新平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中谈了他的想法,他认为:“这对于每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改变了创作风格之后,观众是否认可?说的更世俗一点,市场是否认可?这对艺术家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但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些事情我是不管的,做艺术家本分的事情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苏新平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艺术创作上的不断追问自己,总是会迫使自己不断回归本源,而这种回归将是为下一次突破自我积攒力量。近些年苏新平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及方法的思考与当代性转换以及个人艺术语言转换的可能性探讨方面。苏新平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语言方式、方法的不断认识和提炼,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方式和方法,并且在重新认识、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和理念过程中,努力实现观念的当代性转换,从而达到实现个人独特性艺术语言的目的。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所希望凸显的。

据悉,此次展览将延续至5月26日,之后展览将于9月14日至23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相关资讯】

【视频】苏新平:他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样式

苏新平的大风景:亡灵的回眸与世界的剩余物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