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凸显的历史与现实
0条评论 2013-05-16 17:43:13 来源:深圳新闻网 

\

媒体报道,苏富比拍卖行将于5月14日在伦敦拍卖一组18张摄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拍下的京城旧照。这些照片的拍摄者费利斯·比托1860年随着英法联军部队入华,留下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使很多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苏富比负责书籍、手稿和照片方面的专家理查德·法托里尼接受采访时说。

其实,国家的交往,商人的行为,一切皆以利益为本,无可厚非,有了善果,就是博弈达成的双赢。但是,无论是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还是苏富比拍卖京城旧照,引起外交事件和国人议论的并非纯粹的商业拍卖,而是纠缠着太多的历史遗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劫掠太多中国国宝级文物;八国联军乱华,又掠走了很多中国文物。

这些被掠文物,不是成了侵略者后代的传家宝,就是进了西方的文博机构,或是几经转手拍卖,成为私人收藏家的禁脔。一个多世纪以后,这些文物忽而在欧洲的拍卖行出现,堂而皇之地进行商业竞拍。只要是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而是由历史联想而感到愤然。中国人的历史耻辱,与欧洲人的道貌岸然,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时空无法抚平的鸿沟,也是难以消弭的时代伤痛。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佳士得还是苏富比,也盯紧了中国这个文物大国。他们一方面合理利用商业规则甚至故意激发中国舆论关注的方式来提升其拍卖中国文物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以激发中国买家或华人华侨的情怀而提高拍价。可以说,为了商业利益,他们在当地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无所不用其极。因而,即便是这些拍卖行拍卖了圆明园流失的兽首或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京城旧照,中国舆论也只能浩叹批评,至多是中国拍家到场高价竞拍甚至是“捣乱”而已。如此,更增加了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些拍卖行大佬的市场声名。

兽首的事情还算圆满。这次苏富比拍卖的18张京城旧照,届时也许还会引起中国舆论场的激荡。对拍卖者而言,除了商业目的,或许真的就是通过拍卖,满足下欧洲人对百年以前的老北京的好奇心而已。但对喜欢借古讽今的中国人而言,看了京城旧照则会想起英法联军的暴行。其中一张清漪园的文昌阁,拍过以后几天就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因而,京城旧照释放的信息对中国人而言是复杂的,而且必然蕴藉着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通过旧照穿越历史在现实中强烈释放出来,让人再次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表达愤慨之情。因而,京城旧照的拍卖,是对中国人感情的伤害。中国人讲求中庸谐和的文化观,不像西方人那样强调文明的冲突,但中国人也有起码的自尊。因而,西方人的生意经也许要换换脑筋了,对中国人的感受需认真对待。不为别的,中国的市场影响力非同以往,戳中国人的伤疤又赚中国人的钱,不厚道。

希望英国也有皮诺家族那样的人,把18张北京旧照无偿赠送给中国。这将赢得所有中国人的尊重,而且不会怀疑其动机不纯,这也将给中英关系提供润滑作用。在此问题上,英国政府、苏富比拍卖行,还有持有北京旧照的藏家,都应有回首历史的道义感和反思现实的责任心。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