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周末 沪上(5.17-5.24)展览推荐
0条评论 2013-05-17 15:29:43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周瑾

 

本周展览推荐

本周展览推荐表

又到了周末时光,自从编辑整理每周展览推荐之后,发现很多热爱艺术的朋友们对此反响都很好。这也是对编辑的一种鼓励,促使编辑更加认真的将每周沪上精彩的展览呈现给大家。本周推荐表在时间上有些小改动,将原本周一至周日期间展览的整理,改为本周五至下周五这段期间,为了更好的完善,且不漏掉任何一则展览,让热爱艺术的朋友们每周都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周末。

“蜃景”展览海报

“蜃景”展览海报

蜃景——当代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十二种呈现

展览时间:2013/05/18-2013/07/18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3楼 亚砌文化飞行馆

艺术家:刘家琨、刘晓都 、 王辉 、 孟岩、章明 、 张姿、卜冰、 柴涛、张佳晶 、 黄巍、杰弗瑞•约翰逊、卓•佛罗伦斯、杰佛瑞•约翰逊、吉尔•莱克纳、俞挺、袁烽、、张斌 、 周蔚、庄慎、冯路 、 刘宇扬、、沈忠海

博物馆建筑在呈现景象之余自身也往往成为城市的景象,这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景象在叠加中模糊并形成光晕,在饥渴消费景象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带着光晕的博物馆就不可避免成为被赋予神圣意义的物体而非场所而得到崇拜,建筑师也往往以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机遇为荣。

与中国迅猛的城市发展速度同步,近年来博物馆建筑同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各地被建造,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正是这样一种近乎疯狂的规模与数量让我们感到难以在这里用一种传统的建筑展览方式去表现这个话题,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模型,照片,图纸去呈现其中一鳞半爪,却不足以探讨这个宏大景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博物馆建造与使用、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呈现与观察、事件性与日常性。。。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试图呈现而非再现,让十二组建筑师或艺术家以博物馆为题,用泛视觉艺术的方式,以自己的角度去重新表述博物馆建筑。

“卜兹”个展海报

“卜兹”个展海报

卜兹万化之锋.醉舞旋书展

展览时间:2013/05/19-2013/06/08

展览地点:奥赛画廊

艺术家:卜兹

卜兹择以东方艺术型式“书法”成为自我展现艺术实现之媒材,更持以“狂草书”自我主体反射性强烈超越的可能;创作核心价值全然地源自于东方哲学思想,师从古人,追求“技与道”全然地实现。透过“技”的锻炼,相映于中国古代各大书家精神力的纯粹性,转化成为自我生命可用的能量;随着自我生活修养经验的堆栈,成为生命底蕴的蒙养,创造当代时空里奉行“古典法度”的东方艺术“原创”价值,为创作者自我主体最大的“生命愿望”。

卜兹先生的草书,初见即让人震撼和激动,结字大小不一;用笔万化之锋.醉舞旋书,时而含蓄藏锋,时而锋芒毕露;章法气脉贯通、起伏流走;笔锋所指直抒胸意,既循传统又极具表现。将书法与现当代艺术完美结合,现当代之东方神韵弥漫纸上。

此次展览,延续着「八锋旋书」的魅力,展现自我生命审美观,深含大宇宙间的奥藏,集无数万个的宇宙,进入无边想象力的遥想,贴近且完全融入其中。

罗丹作品

罗丹作品

蜕变下的回声——罗丹2013上海油画展

展览时间:2013/05/18-2013/06/30

展览地点:龙门雅集

艺术家:罗丹

罗丹的创作不是单纯被动描绘摇滚乐情境而已。他撷取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特质,保留部分东方元素、图腾,在西方符号与音乐图像并用下,造成冲突与不谐调视觉效应。难道不是对西方文化冲击的艺术提问。

此次展览承继罗丹2012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发表的“就像风一样自由”2007-2012系列作品,从中萃集未曾在上海发表过的2012油画近作21幅,以《蜕变下的回声》为主题,接续探索罗丹近期作品中的艺术延伸性,观看他如何突破艺术视角、媒材运用的旧范畴来体验新秩序的感知与逻辑,创作上由过去的专注情绪表达,走向东西方之间文化冲击下的内省。

“张新权个展”海报

“张新权个展”海报

表现的图像——张新权的历史叙述

展览时间:2013/05/18-2013/06/24

展览地点:凤凰艺都上海红坊艺术空间

艺术家:张新权

由尚辉策划的张新权个展“表现的图像——张新权的历史叙述”,将在凤凰艺都上海红坊艺术空间隆重开幕。策展人引出“表现主义”和“历史感受”两条线索,张新权的创作正是在历史的距离中,进行着想象性的抒写、率性的夸张和直觉式的宣泄。

《阿芙乐尔舰》(2011)和《中山舰》(2008)作为张新权创作中“历史叙述”的索引,令“自然与历史的力量间人类难逃变灭的命运”富有悲怆感染力;《十里洋场》(2003)描绘了上个世纪东方乐园的繁华与嘈杂,但艺术家笔下那近一个世纪前的熙熙攘攘,已与今日新外滩判若两重世界,让人分明感到似曾相识的模糊印记。此次展览,还将特别展出张新权最近创作的《江南系列》(2013)以及一系列皖南写生作品,艺术家在江南旧景与名胜间游走,对历史进行不动声色的叙述与回溯,并为我们展现了其更为灵动丰富的具象表现主义创作面貌。

高刚伟作品

高刚伟作品

“NO way”——高刚伟个展

展览时间:2013/05/19-2013/06/30

展览地点:沪申画廊

艺术家:高刚伟

沪申画廊即将隆重推出高伟刚个展NO WAY!,这是艺术家在沪申举办的第二次个展。高伟刚目前生活工作在北京,擅长利用当代视觉语言探索并质疑交流的本质。

在此次卓越非凡的展览中,艺术家将充分利用沪申画廊的空间特点,延续其对于综合材料的探索及运用,为观众呈现一件大型装置作品。届时,艺术家标志性的雕塑元素将充盈整个展厅。随着波状镜面台阶的迂回盘旋,艺术家仿佛带领观众走进了一片无边无垠的沉思之网,对空间逻辑进行扭曲、撼动和重塑。

除了装置作品,展览还将呈现一系列全新创作的雕塑及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凭借细腻的技巧,高伟刚擅长在作品中融入多元视觉元素,敦促观众质疑自己双眼所见,从而颠覆艺术品的表象。简约却不失视觉冲击力图像构成关于本体的诘问,同时也揭示了奠定人们经验基础的意象之网。

“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展海报

“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展海报

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

展览时间:2013/05/25-2013/07/28

展览地点:chi K11 艺术空间

艺术家:徐文恺、阿德尔•阿伯丁、安吉拉•瓦施蔻、阿努•蓬纳、伯德•席尔、大卫•奥锐利、埃德温•范•德•海德、鲍蔼伦、胡介鸣、杜琪峰、亚尼•鲁西卡、颜•利亚斯、李星伯、陆扬、丽莎•罗尼拉、没顶公司、马尼克斯•德•奈尔弥卡•塔尼拉、池田亮司、罗伊•瓦拉、萨利•提卡、萨莎•胡伯、塞波•冉维尔、颜磊、杨福东、原弓、伊夫•内茨哈默、刘真辰

上海淮海中路300号的Chi K11艺术空间揭幕展《真实、美、自由和金钱:社群媒体兴起后的艺术》5月24日下午开幕,将为观众带来国内外28位艺术家的26组件新媒体作品,其中半数作品是委托艺术家创作。

Chi K11艺术空间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场所K11购物艺术中心内,它的出现打破了美术馆空间的局限性,更贴近日常生活。Chi 空间代表着“艺术正在从那些被仰望的空间和系统概念中挣脱”,同时也提出“艺术要到哪里去”的延续性问题。针对其特点及产生的普遍性问题,策展人李振华重新引用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0年委托米歇尔·奈马克(Michael Naimark)所做的媒体艺术与实验室调查结果,用展览的方式,以更加亲和地阐释来自不同领域、文化、媒介的和谐共处,在主流社会的真实之外,来自技术、科学和美学,与今日社会进程中现实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探询来自不同文化和科技美感,并通过来自日常生活、时尚潮流和群体意志找到公众的共鸣。

【编辑:周瑾】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