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变”——博物馆创新发展之路
0条评论 2013-05-17 17:13:27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高红超 刘萍

有网友曾慨叹,“博物馆已经成了图片展、文物展、书画展的代名词,许多综合性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和手段陈旧,内容千篇一律,千馆一面,让人提不起兴趣。”

“这种局面必须打破,‘博物’的本义就是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博物馆应该是个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气象万千。所以说,博物馆要想发展首先要‘博’起来,要从单一的综合馆向多元的专题特色馆转变。”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如是说。

近年来,我省专题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不断涌现,成为博物馆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博物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比如,黄骅河北海盐博物馆、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唐山开滦博物馆、邯郸磁州窑博物馆等等,因地制宜,凭借当地独有的特色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馆长郭绘宇说,“特色,是博物馆发展的关键。雷同、同质化、大而全的综合性博物馆必将被冷落。作为全国首家玻璃专题博物馆,我们只要打好‘特色’、‘遗址’两张牌,就会具有长足发展的驱动力。”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是在秦皇岛耀华玻璃厂遗址上建成的,这里刚刚被列入第七批全国名单,能在百年玻璃生产的遗址上展示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历史,其优势是无法复制的。不仅如此,该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玻璃藏品包罗万象、品种繁多,数量堪称全国之最。自2012年8月开放以来,已吸引大批慕名前来的市民、游客,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观众达12万人次。

无独有偶,邯郸市磁县是磁州窑文化发祥地,磁州窑博物馆成为全国博物馆界一道引人注目的“黑与白”艺术风景。而唐山开滦博物馆更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生动范本,它紧紧依托开滦集团百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工业遗存和精神财富,打造成一座浓缩煤炭文化的“黑色殿堂”,每年为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开滦独有的煤炭文化。

这些专题博物馆的共同特点是依托特色资源、依托历史遗址,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满足和激发观众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