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建几个创意园区就叫艺术
0条评论 2013-05-21 10:06:3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叶向明

叶向明

5月16日,东莞首家民营当代美术馆21空间美术馆开馆。当天下午还举行了《艺术如何造城?东莞的文化政策与艺术生态》圆桌研讨会。《画廊》杂志副主编胡震、《艺术国际》主编吴鸿、艺术批评家付晓东、策展人胡斌等人就艺术如何造城、城市要保持文化多元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与《南方油画》执行总编吴杨波还为东莞支招,建议发挥会所经济促进东莞艺术发展。

艺术造城要提升全民创造意识

胡震:巴黎艺术之都怎么来?纽约为何能成为当代艺术风向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是可以造城。但现在提这个艺术造城却特别强调各个城市的创意园区,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提升这个城市形象。我们更多人把艺术看作是这个城市的点缀,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工程。

西方特别是纽约可以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很短暂的时间,在整个世界上树立当代艺术的形象,实际上跟政府艺术系统的建立是有密切关系的。在这个系统当中,关键是要弄清楚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美国人提出了“创意”这个词,然后是“创意产业”。这个产业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当中通过每个人的实践让它系统化。创意本质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通过艺术的介入来提升全民创造意识。作为政府部门,特别像东莞,要文化造城,必须在一个整体范围或者良好的机制当中,才能把这个事情解决,否则就是今天有,明天没有,明天有,后天又糟了。

城市文化的魅力在于多元化

吴鸿: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政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我觉得文化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产业,文化首先就是一个事业。政府如果想把文化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应该花更多精力和财政支持,或者通过税收、政策的倾斜,让更多非盈利性机构,或者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他们的生存发展空间,而不是简单为了生存,跟商业做一些简单妥协。

文化是精神产品,我们不希望在一个高度思想控制社会环境下有创新文化产生。好比去菜市场买鸡,如果这只鸡散养,肯定好吃。文化不能仅仅作为时尚产品,或者金融工具。政府简单地弄一个艺术区,或者文化机构,之后就不断把文化作为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式,在这种形态下所产生的文化是一种没有未来的文化。

付晓东:现在各种各样的城市在全球化和媒介传播影响下,越来越呈现单一面貌。香港当代艺术非常有生命力和艺术存在状况,恰好是没有脱离城市多元文化,开放性存在的。如果东莞能够提供多元文化,包括本地的文化,呈现出文化上差异性,那对于以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东莞美术馆不同于广州,也不同于香港、北京、上海,如何在东莞建立一个非常有文化生产力和话语影响力机构,我觉得这是长期的挑战。

建议

发动文化会所作用

叶向明:东莞对于艺术是否有推动力?答案肯定是有的,东莞上个月公布8000亿的存款存在银行里面没有使用。但美术馆跟会所使用所占的份额太少了。会所的经济对推动东莞艺术生态,有什么样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准备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需要80万。然后我跟会所朋友说了,当天就筹款125万,目前整个筹款达到200万,这就是会所直观的力量。

在东莞,据不完全统计跟艺术家作品交易有关的会所可能有10家左右,其中一个会所去年收藏资金已经超过了千万。去年我整整7个月在北京,目的也是为拉动东莞的会所经济做了一些尝试,接下来还有一个私募资金,大概有2亿,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想象。

运用政府投资空降文化

吴杨波:艺术文化是地下长出来还是天上掉下来的?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但借助全球化网络,可以突然空降某一种艺术,让这个地方空前繁华,这个手段我们在当今大量使用。用来说服政府作为一种文化投资。

东莞可能在文化上处于一种弱势,我们可以让天上掉下一个文化,让这个文化跟全球文化对接,呈现一个开放态势。但我们圈里面有些艺术家、理论家强调地域性。一方面是说服,一方面是抵抗。我想说的是我们这条道路,文化和政治的博弈,如何借用政治和经济的资源,来引领文化,让美术馆越走越好才是最关键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