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艺术教育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央美院,在5月初就已将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展陆续上演。在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内,弥漫着浓郁的学院气息,也集中展示了当下国内艺术教育的主流走向。在本次央美毕业展的雕塑展示作品中,大多避开了西方装置、观念艺术的实验性困境,学生们对于材料、题材等雕塑语言的挖掘尝试,也将作品的装饰性、趣味性得到最大范围的凸显。
作品呈现:无寓意的自在流露
在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王伟看来,回顾近年来许多学生的毕业创作,总有一种印象,就是作品的“主体性”与“方案性”较强,先是“动脑筋”想出“点子”,接下来“机械地”将其实现,整个过程像是在完成一个项目。这种目的性较强的创作方式,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展示效果,但往往多是昙花一现,后劲不足。
而有一组名为《世界清净了》的作品特别吸引观者眼球:和猫一起发呆的男人,好像打着手语似的女人,瞪大牛眼的毕加索,将衣领罩住脑袋一脸苦相的贾科梅蒂……
这一组作品的作者李展告诉记者,这些人物都是他喜欢的形象,至少在他心里都比较特别。具体什么意思,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总之很安静,像时间都停下来了一样。李展希望观众能从他的作品里感觉到一点安静和凝滞,这样他就很高兴了。之所以找了些具体的形象和表情做参照,他说,“想看看能不能让我的作品里除了非常稚嫩的雕塑语言的尝试以外,再承载些别的内容。”
尽管李展的这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看似没有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玄妙费解的寓意,更缺少什么“点子”与“绝招”,却是王伟老师比较欣赏的一组作品,喜欢作者的创作状态与作品形式。他认为,李展的这些木雕作品只是一种单纯、自在状态的真实流露和艺术表达。这种创作状态之下的作品,生发得较为自然,利于生长。虽然入得迟,做得慢,但一定会立得久,走得远。
创作主题:从具体形象到审美趣味
从15岁上中央美院附中到如今本科、研究生毕业,李展在雕塑系第一工作室的课堂上研究的基本都是人和人体,做的基本上都是人物和动物。当问及毕业作品选择做人物是否因为“驾轻就熟”时,李展说,“最重要的不是在作品里重复平时学的东西,而是在作品里继续学习。人物只是载体,承载着我的造型趣味,造型趣味是需要不断推敲锤炼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创作里都需要不断寻找这种趣味。所以,做的虽然是人物,但心里想的是造型,想把具体的形提炼得深一点,甚至抽象一点,拿捏一些造型上的分寸,尺度上,比例上,方圆、缓急,尽量多推敲推敲。与做是否是人物没多大关系。”
古代造像中一个残损的莲座常常让李展驻足流连,沉迷于它饱满的造型和舒服的比例以致忘记时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人物呢?李展说,“其实,具体的形象、表情在作品中出现,跟造型没多大关系。”他认为,一件好的雕塑跟作品的内容关系不大,审美是主要内容。“如果有人看了我的东西,被我的形体语言所感动,以至于忘了我做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倒是令我欣慰的事情。”李展知道这很难,“把想说的话说到极致,太难了,尤其是雕塑的造型,有那么长的传统之路要走,很远,所以我觉得做创作主要还是继续学习,而且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创作方式:发现材料之美
从本科毕业创作开始,李展就一直在打木雕。研磨过程虽然比较漫长,但他很享受,这种快感也许只有雕塑家能体会得到吧。“形的表面被无数次打磨后所呈现出的紧致、膨胀、充盈、无所缺损、滴水不漏……简直无法形容,反正美呆了。”
最初李展是想通过打木雕学习雕塑造型规律,慢慢地发现了这种材料特别的美。他说,木头里面有一种温情、宁静的气质。
木头是硬的,性子很强,拿它做东西得懂得与它合作,合作得好就会有舒服的东西出来,太拧着它就会给你“好看”。这是李展这么多年打木雕的心得。不过,要与木头合作得浑然天成确实很难。李展毕业创作坚持木头的材料,除了想完整地认识和把握造型能力有待提高,还想要做到“刀刀见血”,打木雕能稳、准、狠,还得再练心、眼、手。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