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卖市场的“三国演义”
0条评论 2013-05-30 10:24:00 来源:看艺术 

苏富比古董有优势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是香港主场苏富比的优势版块,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以4000万港元起拍,在经过并不高昂的竞价后,最终以6500万港元落槌,低于此前预计的7000万港元成交价。1983年,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首次出现在香港拍卖场上,以52.8万港元成交;1999年,该件作品再次出现,以1200万港元成交;时隔40年,作品又一次上拍,最终以7400万港元成交。拍卖之后,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的竞得者——香港古董商。“永宝斋”创办人翟建民与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部门主管仇国仕同台亮相,向媒体展示这件瓷器。翟建民表示,早在1983年,其第一次出现在香港拍卖市场时,他就产生浓厚兴趣,然而50万港元对他而言并非小数目,作品最终被藏家张宗宪收入囊中。1999年,该瓷器第二次出现在市场上,翟建民参与竞拍,出价到800万港元后放弃,再次与这件瓷器擦肩而过。14年后,当得知苏富比从香港藏家张永珍手上征得该作品,将于春拍上拍时,他最终竞得该作。在拍卖之前,翟建民就曾表示,作品的最终成交价可能会在1.1亿至1.2亿港元之间。但在市场仍旧回调的行情下,翟建民最终以低于预估价的7400万港元竞得该瓷器。同时竞技的还有保利香港和嘉德香港,其中,保利香港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成交总额为1.22亿港元。清乾隆粉彩御题诗芍药花口瓶“大清乾隆年制”款以超出估价3倍多的1955港元成交,而雍正钧釉双耳炉则以782万港元成交。香港嘉德首次在香港推出瓷器工艺品专场“观古——瓷器工艺品”,共有80余件拍品,总估价逾400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为4230万港元。在该专场中,一件估价为60万至80万港元的高丽青瓷仿北宋汝窑盏托的竞争激烈,最终以450万港元落槌。

6.4亿和2.9亿的差距。

2012年,内地两大巨头公司决定进入香港市场在去年业内引起了巨大的讨论,首场拍卖,保利香港与嘉德香港分别以5.2亿与4.55亿落槌,二者差距并不大。但在今年春拍中却有了巨大的差距。保利以6.4亿落槌,而嘉德仅有2.9亿。在去年我刊的专题中曾有藏家表示,作为大陆市场的龙头企业在亲朋好友竞相捧场的情况下,香港首拍很容易获得成功,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持续在香港发展下去。这是首拍之后的第一个考验,二者交上了截然不同的答卷。小编为此专门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比较公认的原因体现在了对待香港市场的态度之上。在人们看来,从两家公司的两场拍卖中不难看出对于海外艺术首次的开拓,保利要远比嘉德积极得多,这无疑是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军香港,开拓海外市场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准备,调动足够的人力与物力,人们常说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大抵也是这个道理。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嘉德策略的调整,是为了今年北京的20周年专拍而将重心放在北京,到底原因如何,就要各位藏家自己揣摩了。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