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品鉴”系列讲座之“浅谈佛像收藏”现场
佛像艺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是新兴的市场,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藏家的参与和追捧,佛像收藏也“火热”了起来。2013年,纽约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都加重了佛像拍品的比例,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也精心推出了佛像精品专场,拍卖公司负责人也表示看好佛像收藏市场,因为它将收藏融入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对于佛像收藏的相关知识体系也被市场所亟需。
6月2日下午,北京匡时拍卖联合99艺术网推出了“雅集\品鉴”系列讲座之“浅谈佛像收藏” 在匡时春拍预展现场开讲,受邀嘉宾为佛教历史和汉藏佛教艺术专家、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先生。此次“浅谈佛像收藏”讲座中,黄先生主要以佛像收藏的要求、佛像收藏的意义及作用、佛像收藏的方向及选择、佛像收藏的回顾及前瞻、佛像的鉴定方法及基本要求,以及佛像收藏的境界等几方面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汉藏佛像艺术及其中的佛教历史的知识。
黄先生指出,佛像收藏的基本要求,即是学习,一是理论,二是实践经验。佛教是一个很大的学科体系,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刻的思想,加之佛像的种类、题材、风格众多,因此佛像收藏入门难度较大,佛像收藏首先要强调学习,要了解佛像发展的脉络及风格演变。
对于佛像收藏的意义,黄春和先生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佛像能带给我们知识。佛像收藏不是脱离现实的,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佛像作为雕塑艺术,从南北朝到隋唐、以及宋代,佛教造像支撑着雕塑史的发展,若没有佛像支撑,中国雕塑史则是空白。佛像所反映的不只是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同时带有时代性深深烙印,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取向。佛像有一种东方神韵,他认为,佛像是会说话的。二是从精神层面看,佛像收藏能愉悦心情,提升道德品质,开启人生智慧。所有佛像都是慈悲与智慧的结晶。第三,从投资层面上看,黄先生表示,投资可以兼顾,不要是唯一的目的。佛教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变化。若一味以投资为目的,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
在谈到佛像收藏的方向及选择对象时,黄先生指出,目前收藏价值高的佛像大致有八种:精品佛像、艺术性强的佛像、汉传和藏传各时代代表性的佛像、汉传和藏传各类别代表性佛像、重要题材佛像、特殊工艺和材质佛像、特殊历史意义的佛像、大体量的佛像。
他指出,在选择佛像时,变伪是第一关,佛像没有真假,只有老旧。佛像的磁场不同,给人们的心灵感应便不同。要体会佛像的神韵,注重雕刻手法、衣纹、肌肉、线条、面部等细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性。在很多收藏者眼中,佛像属于小众古玩收藏品,步入的藏家较少,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佛像较高的“起步价”。而佛像收藏对藏家自身还有一定的要求,如对市场应有一定认识,对文物有基本了解等。藏家也可听取专家的指点意见,而专家也要有良知,不昧心,要有责任心。
最后,黄春和先生谈到佛像收藏的境界,即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而重点就是分享,分享是为了感恩社会,对大众包容,结更多缘分。提倡分享,收藏要学会分享。
【编辑:小水】
编辑: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