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的市场效应 Pt.1
0条评论 2013-06-03 09:33:53 来源:The Wall Street Jour 作者:Kelly Crow(陈颖编译)

拉格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的作品“S.S. Hangover”

拉格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的作品“S.S. Hangover”

在6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的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演变成了当代艺术界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个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盛会中,许多国家都会挑选其最具发展潜力的艺术家来代表自己去威尼斯参展。只不过在这里艺术家们竞争的并不是金牌,而是在全球艺术领域里的名望。

赢得这场“比赛”的奖励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威尼斯双年展可以说是艺术家全速推进其艺术事业发展的最佳地点之一。1930年,在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受邀在双年展美国馆里挂起了他的一幅城市风景图:“Sunday in Main Street”。之后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便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销量大增。20年后,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带着自己的抽象画去了威尼斯,等到他从那里返回时,已经变身成了一位国际知名画家。至于杰夫·昆斯(Jeff Koons)早期的里程碑之一,则是他在199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了自己的“Made In Heaven”系列作品。

更近的例子还包括巴西艺术家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Beatriz Milhazes)。她描绘了重重叠叠的花朵的绘画直到她在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巴西馆里亮相之后才开始被巴西之外的人们熟悉。几个月后,佳士得把她的作品带入了拍卖领域,并且以7.4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她的画作“Civilized World”——这个价格是其最高估价的两倍。从那以后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Beatriz Milhazes)的作品就屡次亮相拍卖行,而她的单件作品成交记录目前已经超过200万美元。

“如果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表现优秀的话,那么他们的艺术生涯很有可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负责监督本届双年展爱尔兰馆的策展人Anna O'Sullivan说。“你只需要成为双年展上一位能被人们记住的艺术家就可以了。”

四年前,大多数收藏家甚至都无法准确念出行为艺术家拉格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的名字;直到他代表冰岛参加了那一届的威尼斯双年展,于是人们开始对他在双年展上带来的作品念念不忘。在那之后,拉格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在美国至少四间博物馆里举办了个展。他今年会带着作品“S.S. Hangover”参加主题展,这件作品是一艘维京船的复制品,它会带着参与者们在举办双年展的场地之外的水域上航行。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