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 国家馆的历史沿革与当下
0条评论 2013-06-05 15:14:45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李国华

潘公凯作品

潘公凯作品

威尼斯双年展在其近120 年的历史中,从一个国家走向周边地域,最后被称为全球艺术的盛会,中间有曲折、不平凡的经历,也有勾心斗角、利益乃至文明冲突。而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重头戏,国家馆展则是双年展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威尼斯双年展备受瞩目,并被称为“艺术奥林匹克”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馆已然成为国力水平的代表。

国家馆的终极意义

今年,由意大利策展人桑德罗·奥兰迪策划的肯尼亚国家馆引起了不小关注,展览由包括陈文令、俸正杰、何玮明、李暐在内的8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为何肯尼亚国家馆会由意大利策展人策划?又为何全部选择中国艺术家参加?事实上,国家馆在威尼斯双年展中是一个政治概念,由各个国家出面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参展,而有些小国支付不起场租费,所以包括肯尼亚在内的不少国家馆会委托给一些艺术品管理公司管理和规划。本届肯尼亚馆委托的艺术管理公司是欧洲圣马力诺一家艺术品管理公司,该公司也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画册的出版机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该公司选择了桑德罗·奥兰迪来策划肯尼亚馆,而桑德罗·奥兰迪全部选择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回报, 参展艺术家将会捐献一些作品给赞助商,这让外界的猜测——国家馆走向商业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艺术界的未来主义运动正在改变人们对前卫艺术家的看法,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也影响着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者们。而国家、地区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矛盾更加激烈,于是双年展做出决定,在主题展之外,让参加双年展的国家自行出资修建自己的国家馆,在双年展举办期间组织、策划自己的展览。这为威尼斯双年展日后成为主推新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双年展埋下了伏笔。

1907年,比利时第一个修建了自己的国家馆,紧接着匈牙利(1909年)、德国(1909年)、英国(1909年)、法国(1912年)、俄罗斯(1914年)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馆。很显然,国家馆的设立为双年展吸引到了足够的眼球,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品展示与买卖,也成为国家间展示各自文化面貌的公共平台。而在欧洲强国林立、主导世界发展方向的局面下,威尼斯双年展也是当时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风向标。不过虽然双年展号称面向世界,但欧洲艺术家是其绝对主角,在早期这里也是欧洲白人文化中心主义者们的天下。高度的政治感也带来了一些隐患,1920年左右,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以及德国兴起后,威尼斯双年展一度被政府直接控制,成为独裁者们作秀的场所。战争结束后情况得到了改善,不过在战争中取得了全面性胜利的美国人,此时还并没有在文化领域占据优势。到了20世纪60年代, 纽约的文化与艺术地位飞速提升, 渐有取代巴黎之势。1964年,美国小子罗伯特·劳申伯格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绘画大奖,美国的波普艺术家群体也在双年展中大出风头,1930年就在威尼斯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馆的美国开始真正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而随着传统欧洲强国的衰落以及冷战铁幕的开启,世界的重心开始转向美国与前苏联,由两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之争充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1989年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前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自由主义贸易在全球迅速展开,新自由主义经济迅速改变着各个国家的面貌。以往的单极权力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多元化的社会正在取而代之。资本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上升,并部分取代政治与文化斗争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展也有了较大调整。一方面,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另一方面,资本因素在双年展中发挥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的崛起,使得它们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代表了曾经的世界艺术中心,现代性艺术文明重要的展示场所,威尼斯双年展也吸引了这些希望跻身于现代文化大国行列者纷纷参与。

随着欧洲策展人意识到“开放”的重要性,他们在大力推介青年艺术家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双年展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开放,而双年展也得到了丰厚回报,不仅吸引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人群,也为主办方带来了丰厚的场租及其他方面的收入。近些年国家馆的数量大为增加。1995年,韩国国家馆进驻威尼斯后,在双年展主要场所Giardini(绿园城堡)才有30个常设国家馆建立(代表34个国家);但到2011年第53届双年展,共有89个国家以及37个国际组织参与了这一全球艺术盛会。这也迫使展览的主办方不得不开始建设一些临时性场地,或者指定一些日常设施,如广场、小区、公园为临时展览场地。

近些年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数量急剧增加,在场租费上收获不少,这场艺术的盛会彻底演变成了资本的盛会。

参加国家馆的国家分布图

参加国家馆的国家分布图

■■1980 年以前,威尼斯双年展在Giardini(绿园城堡)建立了30 个常驻国家馆,这些国家馆主要有:比利时(1907 年)、匈牙利(1909 年)、德国(1909 年)、英国 (1909 年)、法国 (1912 年)、荷兰 (1912 年)、俄罗斯(1914 年)、西班牙(1922 年)、捷克(1926 年)、斯洛伐克(1926 年)、美国 (1930 年)、丹麦(1932 年)、威尼斯(1932 年,2009 年改名为中心馆,举办主题展)、奥地利(1934 年)、希腊(1934 年)、罗马尼亚(1938 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1938 年)、爱尔兰(1950 年)、以色列(1952 年)、瑞士(1952 年)、埃及(1952 年)、委内瑞拉(1954 年)、日本(1956年)、芬兰(1956 年)、加拿大(1958 年)、乌拉圭(1960 年)、北欧(瑞典、挪威、芬兰,1962 年)、巴西(1964 年)⋯⋯这些场馆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俄罗斯和美国、日本等在二战中崭露头角的国家,现在容纳34 个国家在此展览。

■■1980 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参与“国家馆”的展出,但是Giardini 的场地不足以容纳这些展览,所以就在周边搭建了临时场馆,后来在周围的公园、住宅等地发展成一批新的固定场馆,1980 年以后参与国家馆的国家主要有:冰岛(1984芬兰加入了北欧馆,冰岛于是租借芬兰馆至2006 年)、澳大利亚(1987 年)、波兰(1993 年)、马其顿王国(1993 年)、韩国(1995 年)、中亚(2005 年)、中国(2003 年中国取得国家馆展出权,但直到2007 年才有正式的场馆)、黎巴嫩(2007 年)这些国家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

■■近些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商业化使得参加国家馆展览的国家越来越多,这几乎成了各个国家之间国力的竞技场,上届展览(2011 年)就增加了很多国家,如:安道尔公国、孟加拉国、沙特阿拉伯、印度、伊拉克、南非、津巴布韦,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等地。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