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比利时馆——Berlinde De Bruyckere
0条评论 2013-06-09 15:47:20 来源:This Is Tomorrow 作者:马姗姗编译

Kreupelhout_Cripplewood, 2012-13

Kreupelhout_Cripplewood, 2012-13

地点:Giardini,比利时馆,意大利威尼斯

展期:2013年6月1日至11月24日

为了此次威尼斯双年展的比利时馆,De Bruyckere制造出了一个以她现有作品为基础的新型装置,因为希望将作品与威尼斯的历史文脉有所衔接。他邀请了著名作家J.M. Coetzee(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艺术合作者。

De Bruyckere 和Coetzee都已经彼此关注多年。Coetzee说:“我对Berlinde De Bruyckere的作品仰慕已久。更重要的是,她作品中那种时常出现的阴郁和晦涩非常令我感动(aangeraak)。那就是她的作品最好的表现方式。她的雕塑探索着生命和死亡,甚至生命中的死亡,死亡中的生命,生命之前的生活,死亡之前的消亡(death in life, life in death, life before life, death before death)——所有这些都以一种最亲密而不令人反感的方式被呈现。它们带来了光明,而且这种光明就像黑暗一样深刻。”De Bruyckere则说她将Coetzee看做“一种同源的精神(a kindred spirit)”,并且所有他的作品中需要表现的事物,也都是她希望在她的雕塑中表达的。

Kreupelhout_Cripplewood, 2012-13

Kreupelhout_Cripplewood, 2012-13

Coetzee并不会像履行传统意义上艺术策展人的职责,而更会像是一种灵感的来源和可与De Bruyckere对话的对象。Coetzee解释说:“与她探讨计划和项目,而且如果神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那么还会引导她,也会被她的探索所引导。”这种在威尼斯的独特的合作,是2012年的一个联合项目的合理延伸。当时De Bruyckere和Coetzee共同出版了“Allen Vlees”一书,此书由他写作,她来配图。艺术家选择了Coetzee的书中的关键段落,并将它们沿着她的雕塑局部照片的排列。这样一来,文字与图片并列展示,平行宇宙互相之间丰富了彼此,而又没有夺取对方的光彩。

除了J.M. Coetzee,Berlinde De Bruyckere还邀请了Philippe Van Cauteren——自2006年起任S.M.A.K.艺术总监——作为比利时馆的联合策展人。在他任职此美术馆总监的时期,举办过一些重大的专题性展览,其中包括艺术家Lois Weinberger,Kendell Geers,,Paul McCarthy,,Mark Manders,Dara Birnbaum,Jorge Macchi,Nedko Solakov,Joachim Koester,另外还有一些在类似TRACK这样的公共空间中组织的艺术项目。Van Cauteren目前正在筹划一场关于Berlinde De Bruyckere作品的回顾展,2014年即将在S.M.A.K.展出,随后也会在荷兰的Gemeentemuseum展出。

关于艺术家

Berlinde De Bruyckere (于1964年出生于Ghent)的雕塑总是呈现为一种个人化的、拥有强烈实体性和视觉表现力的样子。她深入到人们无所不在的需求和恐惧之中。脆弱、死亡、孤独等元素遍布她的作品。她从文学和电影史中得到灵感,但她的雕塑作品也展示着与Lucas Cranach和Antonello da Messina这样的大师一脉相承的关系。Ovid曾写道:“我的思想引领我去表达,为原有的形象做出新的身体。”这也是艺术家Berlinde De Bruyckere试图做到的。在她的作品中,毁坏和疑似暴力预示着极端的形式,它们将永远跟变形和成长的可能性相关。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