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的确是世界艺术家的嘉年华盛会。然而,当2000多名中国艺术家蜂拥而至,且在官方展之外自掏腰包另行举办近10个平行展、外围展时,这个享誉世界的艺术盛会,变成了中国人的“赶大集”!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中国艺术家都是傻子或疯子。他们自掏腰包奔赴意大利“赶大集”的目的,对外虽然讳莫如深,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即想通卖。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声望,提高自己本人及作品在国际艺术界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借此成名成腕、发财发家——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事实上,的确有一些中国艺术家通过威尼斯双年展之类的国际艺术节,或纽约佳士得之类的国际拍卖行,取得了巨大的声誉与成功。比如,根据全球“艺术品价格”(Artprice)公司资料, 2010/2011年度根据拍卖额排定的“全球十大当代艺术家”排行榜上,中国艺术家占据半壁江山。
无疑,上述成功的案例,极大激发了中国艺术家自掏腰包甚至不惜血本参加国际艺术展的欲望。而且,乍看起来,这种冲动似乎也无可厚非,相反倒实有必要。毕竟,这是中国艺术走出国门、中国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但是,当绝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尚不具备相当水准的艺术实力,又不肯在提高自己艺术水准上苦下工夫,而是一味挖空心思,甚至是携带着粗俗不堪的作品“赶大集”,梦想自己能幸运地一夜成名或暴富的时候,中国艺术难免陷于沉沦与堕落的境地。
此次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占据全球参展艺术家半数之多,且自掏腰包举办多个平行展、外围展,就被国际艺术界嘲讽“财大气粗的中国人攻占了威尼斯”。特别是,一些中国艺术家粗俗不堪、莫名其妙的作品,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有损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形象。
比如,艺术家金锋组织了一场名为“哭孔子”的行为艺术表演,由一位披麻戴孝的女演员跪在一尊形体扭曲的孔子雕像前号啕大哭——孔子雕像背后则是十几副面目全非的孔子画像,同时另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的男演员则吹奏哀乐。类似的行为艺术表演还有一位艺术家的“吊唐僧”,即由演员扮成唐僧悬吊起来,等等。
这些不堪入目的行为艺术,不仅让人不明就里,更给人以亵渎中国文化和往圣先贤的感觉。以“哭孔子”为例,金锋用意究竟是为圣人孔子哭丧和为中国文化戴孝,或本身就是一场恶搞?笔者不拟恶意揣测金锋的用心,但有一点很清楚,即如孔子高足子贡所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 ”
然而,类似“哭孔子”、“吊唐僧”之类的行为艺术或观念艺术,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企图通过制造社会事件而成为新闻、舆论的焦点,以此爆得大名、提高身价,从而为自己及作品实现商业化铺平道路。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管是高雅艺术还是行为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必须通过作者澄明空灵的心智,反思或体现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借以获得广泛共鸣,从而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
老子也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果艺术家做不到“为了艺术而艺术”,相反却一味“为了名利而艺术”,汲汲于滚混在“名利场”,只能是心智发狂,精神虚无,绝对搞不出真艺术。
遗憾的是,享誉世界的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已变成了中国艺术家自娱自乐甚至是沽名钓誉的“名利场”。它能否成为中国艺术走出国门、中国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现在看来还是个很大的疑问,今后则要看中国艺术家能否幡然醒悟、改过自新。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