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春拍:走进新时代
0条评论 2013-06-14 14:02:32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陈米欧

旷深拍卖预展时,《三峡奇观》长卷就引起藏家瞩目

旷深拍卖预展时,《三峡奇观》长卷就引起藏家瞩目

王锡良的《墨彩山水纹笔筒》

王锡良的《墨彩山水纹笔筒》

南昌文交所举办的翡翠保真拍卖

南昌文交所举办的翡翠保真拍卖

一个来自北京的拍卖公司,在今年江西春拍季伊始,便创造了一项本土艺术品拍卖史上的纪录——“江西十老”之一杨石朗的国画长卷《三峡奇观》拍出了520万元的高价,这是否意味着,江西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好日子已然来临,当下正是艳阳高照?

“最贵”拍出:杨石朗一幅手卷拍出520万元

5月26日下午,由江西金石轩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组织的金石轩近现代陶瓷专场拍卖会上,王大凡的《青女素娥》以110万元成交,杨厚兴的《伊文思肖像》以120万元高价易主,而王锡良的《墨彩山水纹笔筒》以140万元被电话竞投的神秘买家收入囊中……金石轩本年度春拍以75%的总成交率强势收槌,较去年该公司春拍的成交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

金石轩春拍可算江西春拍的收官之作。此前,江南都市报联手大丰堂私人艺术会所等单位、北京旷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江西崇源拍卖有限公司也分别举行了艺术品春季拍卖活动。尤值一提的是,旷深的春拍堪称今年江西春拍的一大亮点。让我们来回顾一下——“87万5千、87万8千——88万,88万最后一次……成交!”

4月21日,北京旷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举行的第二期艺术品拍卖会上,来自北京的拍卖师展示了娴熟的拍卖技巧,江西买家的热情被一次又一次引爆。丁世弼约15平尺的《兰亭雅集图》,出人意料地拍到了88万元。而更令人惊叹的还在后面——“江西十老”之一杨石朗的《三峡奇观》国画长卷。起初,记者还担心,这件起拍价为180万元的拍品,怕无人竞价参与而流拍,谁知,此拍品一出,没几个回合便迅速跳价上蹿。几乎没等全场观众回过神来,数十秒之间,520万元已应声而落。加上佣金,此幅作品最终成交价为582.4万元,一举创下了江西画家在本土艺术市场拍卖的历史最高纪录,成为江西最贵的绘画作品。旷深在江西举行的第二场拍卖,也以其拍卖成交总额达2899.13万元,创下江西本土拍卖的最好业绩。

行情观察:书画收藏成长快,陶瓷收藏趋专业理性

今年春拍最大的行情表现就是:书画收藏快速成长,陶瓷收藏渐趋专业、理性。

4月14日,由江南都市报、大丰堂私人艺术会所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艺行善道——2013精品书画慈善义拍”可谓掀起了今年江西春拍的首个小高潮。在该场拍卖会上,132件本省艺术家捐赠的精品书画作品无一流拍,整场拍卖竞拍总价为73.87万元。其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杨金星一幅4平方尺的作品,落槌价超过了11万元,加上佣金,每平尺成交价已超3万元,可谓令人咋舌。之后的旷深拍卖中,近8平尺的陶博吾《古柏图》以79.16万元成交,每平尺超9万元。

而陶瓷拍卖方面,新人新作在拍场上创出意外高价的个案鲜见。藏家资金的流向已开始沿陶瓷艺术史上溯,集中在近现代陶瓷及新中国陶瓷拍品。金石轩负责人曾清对此评点道:“收藏群体渐渐朝着这个方向转是件好事情,有年代、经过历史沉淀的艺术品更值得收藏。”

金石轩近现代陶瓷专场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青女素娥》、王锡良的《墨彩山水纹笔筒》、杨厚兴的《伊文思肖像》等几件标的是拍场上争夺的焦点,在拍场上取得不俗成绩,数名来自外省的买家专程来昌就是冲着这几件作品而来。竞买现场轮番出价,其激烈程度更是赢得现场数百买家的一片掌声,最终,王大凡的《青女素娥》以110万元成交,杨厚兴的《伊文思肖像》以120万元高价易主,而王锡良的《墨彩山水纹笔筒》以140万元被电话竞投的神秘买家收入囊中。在新中国陶瓷专场上,数件“7501”瓷表现颇为不俗,均以数十万元的高价成交。其中标的为23号的“粉彩红楼梦人物故事纹薄胎瓶一对”,以8万元起拍,拍卖师一报价便有10余买家加入角逐。最终,两名神秘买家对决之后,此对薄胎瓶以93.5万元的高价拍出。

5月25日、6月1日,南昌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内,还分别进行了由江西省崇源拍卖公司举办的两场慈善拍卖,拍品以景德镇中青年艺术家陶瓷作品为主,也有部分省大师和国大师拍品。从现场竞价情况看,数千元成交的占多数。崇源春拍的亮点在于没把拍出惊人高价作为第一追求,而是引导更多收藏爱好者参与拍卖活动。因此,其举行的拍卖会,场上气氛十分轻松,买家参与竞拍的积极性较高。

未来操盘:市场热效应还有几年,但钱包需看紧

总体看来,今年江西春拍可以说是行情大涨,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由此,也吸引了大量新晋藏家跃跃欲试。不过,艺术品市场毕竟有其规律,新晋藏家如盲目投入,也可能会产生失利的后果。对于后市,新晋藏家怎样才能理性把握和谨慎操盘呢?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各自的意见。

北京旷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杰认为,近两年,江西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步伐较快,借鉴全国书画市场发展经验来观察,市场发展初期出现这种“微波炉”式的市场热效应很正常。就江西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还可能有几年过渡的时间。另一特性是,我们的市场相对闭塞,发展没有融入全国市场、并与其形成同步性,这便需要我们从业人员、艺术家、机构、相关部门等共同努力,重视“走出去”,让全国认识江西艺术品市场,形成地方与全国市场的良性流动。

与胡杰较为乐观的看法不同,大丰堂私人艺术会所负责人肖志飞认为,当下看紧钱包还是首要任务。他认为,今年书画成了所有收藏品类中的焦点品种。然而,对书画市场而言,欣喜背后更多的却是需要冷静分析,高收益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巨大风险。从旷深拍卖的购买群体分析不难发现,本次参与购买的多为陌生面孔,这类顾客新入市场,心理没有价格障碍,容易跟风追高。相反,行业商户在本次拍卖中几乎毫无斩获,这既反映商家精明之处,同时也证明拍卖价格之高,市场难以接受。对于投资者来说,他建议:当前局面下,一动不如一静,看紧钱包是首要任务。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看清发展形势再出手,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

南昌古玩城董事长胡智波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长远看好。他认为南昌的艺术品收藏还是刚刚热起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南昌的确也有好东西,不仅仅是字画陶瓷。就在上月中旬,我省一香炉收藏家,携一批文房精品在北京嘉德举行了“一案四时春”拍卖专场,总成交价就超1200万元,其中,钵式大铜香炉、黄花梨玉兰花纹笔筒分别以253万元、97.75万元成交。他强调:“这说明什么?说明江西有的是好东西!所以,从长远看,我省艺术品收藏市场未来发展还很可观。”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