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拍场凸显市场走势
0条评论 2013-06-17 11:55:24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吕佳静

传是:翡翠收藏思路需改观

北京传是推出的翡翠专场是今年拍卖中的一大亮点。提起这次翡翠作品征集,传是珠宝部负责人陈婧娴有着独到的见解,“大部分的翡翠珠宝商是把翡翠当石头来卖,大部分的藏家也太过于关注材料本身的价值,而忽视了翡翠的艺术价值。”她提到,“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真正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应该是它的艺术性。”她希望在今年春拍的翡翠拍场上做一些改变。

考虑投资收藏珠宝作品的价值,重点要研究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材料是有限的,今年,缅甸政府开始控制翡翠原材料的出境,珠宝艺术发展必然会越来越依靠艺术表现,而不是材质本身。陈婧娴感慨地提到:“不仅是翡翠,玉石也一样。比如现在的和田玉,几个石头串成一串链子来卖,没有一点艺术性。” 

其实每个时期的珠宝艺术品都需要有很强的时代烙印,材质需要艺术家赋予灵魂,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翡翠也同样需要与这个时代结合,需要这个时代的人文赋予它新的生命。”玉石雕刻大师王俊懿对记者介绍说,“要重视翡翠的艺术附加值,把翡翠当作石头来收藏,这是非常低层次的。”同样都是艺术作品,拿书画、油画与翡翠艺术作品相比,翡翠的艺术性的确被忽略了不少,“这是整个行业的弊端,市场的错位导向使得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变得很窄,翡翠创作者没有继承着发展的意识,没有与新时代接轨的意识。”他还提到一种错误的见解,“材质不好,艺术作品再好也没有意义。但是好的材料总会用完,那用翡翠材料创作就没有意义了吗?翡翠就该淘汰了吗?”王俊懿认为如何引导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如何推广一些真正优秀的翡翠作品才是拍卖公司应该做的事情。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