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尔德·艾科诺莫斯办过很多“音画音乐会”。
在音乐中谈论“色彩”、在绘画中探讨“节奏”都早已不是新鲜的说法,而真正将这样的“通感”做具象展示的现场艺术却并不多见。作为今年夏至音乐节的重磅节目,80后本土钢琴家宋思衡将与年近80岁的法国抽象派绘画大师吉拉尔德·艾科诺莫斯将于本月22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一场名为“蓝”的“音画音乐会”。
音乐会现场,画家将伴随琴音即兴完成一幅8×2米的巨幅画作,国内顶尖电子音乐创作人B6与女高音歌唱家的加盟也拓展了正常音乐会的样式与维度。
吉拉尔德·艾科诺莫斯1935年出生于巴黎,1953年开始他的职业画家生涯,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众多个人画展。2005年他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最高殊荣“Legion Honeur”奖章以表彰他为法国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
吉拉尔德·艾科诺莫斯主张“看得见的音乐”,他办过很多“音画音乐会”——随乐音有节奏地作画,画家的身体即是画笔,随音乐的起伏意境,深深浅浅的“笔触”在巨型画布上挥洒。早在17年前,艾科诺莫斯就曾在北京的保利剧院上演过“绘画交响音乐会”,当时的主题是中国乐曲《黄河》。
此次艾科诺莫斯来到上海,绘画的主题同样“入乡随俗”地围绕这座城市展开。只不过,这次的音乐更为摩登和现代。贯穿音乐会始终的是20世纪的现代音乐,即使是最初的德彪西,亦是现代音乐无可争议的引子与伏笔。当宋思衡提出希望加入电子音乐的元素,艾科诺莫斯也一下来了兴致,说“看来这次我们要做很不一样的东西了”。
生于上海的宋思衡从小受到海派文化的影响,二十多岁出国真正看到不同于教科书上的东西又在不停地打破过往既有印象,在不同的文化的碰撞中如何提炼出自己的理念,是他始终在探索的动力。基于这份探索,音乐会将分为四个部分,旨在借音乐表现古典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的种种碰撞:第一部分“源”中,西方文明来到上海,德彪西《帆》、《西风所见》、《沉默的教堂》等前奏曲是宋思衡所擅长的演奏领域,亦是音乐从古典向现代“进化”的重要佐证。第二部分“溢”,意在表现上海历史的沉浮,现代、躁动、辉煌、充满不安和冲动的吉娜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成为当晚音乐家的选择。第三部分“溶”,寓意今天上海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中西古今的冲突,未来不可知的何去何从由上海老歌《苏州河边》以钢琴和电子音乐的细化手段进行变奏和处理,后半段加入王作欣的演唱。电子音乐采用在上海采集的各种城市的声音,包括上海话和法语的人声融合进音乐之中。最后的“涌”则以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寓意上海更美好的未来。
“我做过很多种不同媒介、不同主题的跨界音乐会,这是我最期待也最满意的一次,”宋思衡说,“我觉得当代的艺术应该是综合、多维、立体的,我也更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家,而是艺术家。”
推荐阅读
【编辑:文凌佳】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