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厦三地竞逐艺术品保税商机
0条评论 2013-06-19 08:52:3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曹原

北京: 减免地方税收 提供多项补贴

从操作上来说,上海外高桥艺术保税区是政府主办的项目,北京的文化保税专区则是在政府支持下,由歌华自主投资的项目。

计划投资50亿元,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合作的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在天竺综合保税区内以园中园的形式建立的“文化保税专区”——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自2012年3月挂牌以来,该中心的一举一动都为业内所高度关注,去年与香港苏富比共同成立苏富比(北京)更是轰动一时。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项目负责人王昱东告诉记者:“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而我们是自己投资的,我们在融资上用了股权、企业债、基金融资、银行贷款、甚至外国政府间软性贷款等多种方式。”在具体的政府扶持方式上,王昱东透露,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了很大帮助,“政府在土地价格上、建设相关的审批程序上都给了很大支持,但是基建、买地、相关设施设备的购置,都是企业自己投入。”

王昱东认为,保税区本身都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运营方式和各地本身的地缘条件,地方政府不可能改变综保区的政策,只能在经营主体上给予一些海关以外的优惠条件,“比如地方税收的减免或返还,甚至在人才引进、住房、就学方面给予支持,北京市推动文化产业每年有100个亿的带动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程度,北京是毫无争议的。”

对于想进驻北京保税区的企业,给予优惠的是北京市和顺义区两级政府,比如完整的政策,对退税、租房买房的补贴等。王昱东希望将来通过退税的方式来鼓励出口:一方面对于向海外出口艺术品的机构,进行退税奖励;另一方面,在北京几个重要的艺术区成立一些机构,帮助在这里购买艺术品的外国公民提供退税。歌华专为设立了一个文化艺术保护中心,解决一系列的鉴定、评估、修复问题,不仅仅针对退税,它也是与金融体系对接的一个重要桥梁。

“我们在做基本建设,另外,我们的库房可以使用了,虽然是租用当地政府的库房,没有严格的艺术品储存标准,但经过几个月的改造,目前基本上也能满足艺术品物流的需求,而且已经开始为艺术品经营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相较上海和厦门已有的物业,北京几乎是零,这让北京文化保税专区从基本建设到周边设施都得从头开始。在紧邻首都机场的天竺,歌华的项目只是炎炎夏日下如火如荼的基建工作:将近20万平方米的面积目前已经封底,正在进行外体结构装饰,据悉今年年底可以使用。

之所以没有急于上马,王昱东说是因为计划先把包括政策体系在内的所有服务体系建好,“明年年初大家看到我们保税区有一定的规模,不光是房子盖好了,相关企业也会入驻。”在招商过程中,歌华一直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艺术品,还有电影电视、国际金融,以及与文化相关的设备设施方面。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