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保税区明日免税港?艺术品市场艰难试水国际贸易
0条评论 2013-06-19 09:44: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曹原

艺术行业长期以来的高额税负使相关企业叫苦连天,一些企业更是寻求各种途径逃避税收。而去年境内掀起了一轮查税使部分艺术圈大佬遭海关扣押,达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查税风波”之后,不少大画廊和拍卖行纷纷落户香港。但香港毕竟不是离消费市场最近的地方,有很多不便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保税这一概念进入业内人士的视野,一时之间,似乎成为能拯救进出口艺术品交易的“英雄”,激起了艺术圈的极大热情。

但“文化保税”显然不是万能膏药,只可能是一支暂时的“止痛针”,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行业“税”的问题,中国想成为世界艺术品交易重镇或许就是一句空话。

这恐怕是让甘学军最忐忑的一场拍卖。

身为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拍卖对于甘学军来说只是举手间最为常态化的工作,但4月21日那天下午,站在厦门象屿保税区“首届西洋艺术品保税拍卖会”的拍卖台上时,甘学军毫不掩饰地告诉台下并不多的收藏家们:“我心里很紧张。”

特殊的第一拍

实际情况是,甘学军的紧张最终也没能让结果变得好一点。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拍卖会,360件西洋艺术品,最终拍卖成交率仅23.03%,总成交金额974.3万元人民币。与甘学军50%成交率的心理预期相比,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虽然第一场真正意义的保税区拍卖数据结果偏低,甘学军也没有特别沮丧。“其实这在我预料之中,一场新鲜的拍卖会,大家都在观望,实际上(拍卖)会后成交的比现场多。”比起拍卖结果,甘学军更看重这场艺术品保税第一拍的意义,“大家都认为这个方向和试探是好的,能把更多国外艺术品引进来,把海外回流艺术品带给中国买家。”

除了与台湾毗邻的地理优势和艺术品交易比较活跃的市场基础,厦门作为二线城市的政策环境相对宽容,尤其是对文化保税的支持态度,是甘学军选择厦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即便是在厦门政府与海关几乎对华辰实行“一对一服务”的帮助,这场实验性的拍卖还是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

一场拍卖下来身心俱疲的甘学军无奈地摊开双手:“经验没有,只有牢骚大家一起发发吧。”

“厦门小环境这么好,拍卖办起来仍然处处碰壁,比如进出口贸易的繁琐流程和不透明问题;渠道、申报不透明;个人申报还不受理,必须有海关认定资质的报关公司;艺术品定价和鉴定的问题等等非常繁琐。这些即便海关想帮也拿不出政策,因为这些都涉及顶层设计,只有国家尽快做税收改革才行。”

牢骚发完,甘学军终究认定这件事情将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他反复强调保税区的重点不在“税”上,核心应该是在节省成本、方便客户的便捷之上,“因为除了个别高价的艺术品,一般艺术品的转运、仓储承担不起国内高税收的成本,只能是低成本运作才能得以顺畅流通,如果一件普通的艺术品,几年以后仓储成本就达到了十万,这谁受得了?”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