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上雅集2013春拍——九大专场汇国内外藏家遗珍雅玩
0条评论
2013-06-21 16:34:2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中川净益九世製南镣三足山水雕银壶.
子畦款铺砂扁宫灯壶.
禅茶一味第二届湘妃竹和茶道专题中,也有上佳表现,例如“清 黑濑宗世铁包银壶”,重558g。此件铁包银壶从工艺技巧和造型美感都堪称典范之作。将银和铁完美的结合起来,从工艺上来说就是极难得,而且造型大气古朴。线条流畅,柔韧又极富张力。全素的铁质壶身色泽内敛含蓄,与流和盖部边缘以及提梁内侧露出的银色相应成趣,对比之下凸显铁的朴拙和银的华美之气。“中川净益九世 南镣三足水雕银壶”、“大正时期 纯银二世藏造麒麟首口盉式壶”、“红湘妃双面工博古柜”、“清初无款紫泥发髻万字格镂空壶”、“清康熙子畦款紫泥铺砂扁宫灯壶”。 香茶有道,古代香道专题中,日本藏家提供的“宋 均窑品香炉”等体现出文人中的闲情逸致和独特审美。另对题本的煎茶道、抹茶道有了清晰表述,值得一观。
而此次专场中的重器佳品则要属“清康熙 孟侯款紫泥风卷葵壶”。此壶柄底切面上有“孟侯”的款识。宜兴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有一柄清中晚期“风卷葵”砂壶,据传是清嘉庆、道光年间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所作,于是便有好事者着文说“风卷葵”的壶形为杨凤年所创制。此结论自然是臆测而已,而这样的文章也只能当作传奇故事来看。杨凤年或者真的做过“风卷葵”,但这并不代表“风卷葵”一定是杨凤年创制的,如今传世的“风卷葵”作品中既有以清初紫泥为料,也有取材于乾隆朱砂的,无论何种,都远早过杨凤年制壶的年代,此言虚实,察之便知。
编辑:陈荷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