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说饰语(陶瓷) 张欣曜
6月19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其美术馆举办了第二批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展览共展出视觉传达、环境艺术、陶瓷、染织、信息设计与工业设计6个专业的毕业生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凸显出明显的社会及文化关怀,与社会及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其中部分作品还体现出毕业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引领生活的智慧及一定的前沿思想。
与通常采用学生自行拟定创作内容、教师指导的思路不同,清华美院视觉传达系今年首次尝试了将学生和导师划分为6个小组进行既定主题创作,主题内容包括阅读、视觉空间转换、产品转换、数字媒体等6个方向,学生们要在既定的主题范围内寻找设计的切入点,对视觉传达在社会应用中的外延做更多的拓展延伸。“这种尝试更接近设计的本质,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利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觉传达系主任赵健说。
展览现场,陶瓷和染织系的学生作品也极具特色,作品的造型和设计美观,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如陶瓷艺术设计系张欣曜的作品《瓷说饰语》,将首饰的设计语言融合到了陶艺创作中,她将风的形态物化成项圈的形象,在项圈的设计中运用具有方向感和提升感的线条组合,结合镂空,通过柔和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展现出陶瓷寓柔于刚的特质,表达其想象中风的形态。
染服系金秀珍的作品《花园》,则是运用红花染的工艺做成桌旗、点心模等布艺。红花染是中国古人采用红花泡制成的红色染料: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在中性条件下,黄色素溶解,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存的黄色素,即可得到具有红色素的残花饼。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韩国、日本等。“我希望将红花染色工艺与桌旗和传统的点心模纹样相结合,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制造出新颖独特、绿色环保的餐桌布艺,为工业设计增添色彩。”金秀珍说。
历年来,毕业展不仅是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学校发现问题、完善教育体系和思路的重要渠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郑曙旸坦言,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视野已经超越了目前很多教师的辅导能力,这就迫使学校调整培养思路,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郑曙旸说,目前是中国设计教育的关键转折期,进一步分析自身的特色定位,细化设计专业培养方向,将是所有设计类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