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5月香港拍卖季,6月北京拍卖季的相继落幕,6月底至7月也将迎来上海春拍高峰期。从几大拍卖行成交情况来看,今年春拍在各个版块均有回暖趋势,特别是在近现代书画版块。
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近现代书画部分总成交6.54亿元、北京荣宝近现代书画专场以1.26亿收槌、日前收槌的匡时春拍“澄道——中国书画夜场”中推出56件拍品,最终成交额逾4.1亿元,仅2件拍品流标,傅抱石5件作品全部高价成交,其中《后赤壁图》以3795万元成交。
近现代书画堪称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中坚力量,作为新藏家进入市场的首选,近现代书画也是众多藏家购藏的重点。同为6月27日开幕的“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有,今年的展览主题也是“上海海派艺术精品展”。除了耳熟能详的海派大师级人物傅抱石、汪亚尘,刘旦宅、胡振朗和海派女油画家唐蕴玉的作品之外,新海派代表人物陈家泠、施大畏、陈琪等佳作也都纷纷亮相。无论是一级市场或是二级市场,近年来海派艺术以其稳步上升的趋势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爱好者所关注。
荣宝斋(上海)书画部总经理许娟女士认为目前海派市场其实是一个补涨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说海派在涨,应该是一个补涨的过程,其实在8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以及90年代初期的这个中国大陆市场,一直都是海派领先市场的,那么这个格局其实是在2003年以后才被打破的,那么早先我们可以看到,比如说在香港会有谢稚柳,朱屺瞻,刘海粟等等这些作品都有非常好的成交,其实北方那个时候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没有的,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海派呢他有这个特点,就是说首先它应该说在这个几代海派画家这些里面,他们非常有代表性,应该说对中国绘画的近现代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另外他们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说他可能来源于生活,然后更符合就是说大众的审美情趣,另外他们也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面貌,甚至是中西合璧的,像刘海粟,那么也传承古今,其实海派书画我认为是被低估了,其市场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其实是很快被业界和藏家所发现。”
中国拍卖经历二十载,海派书画市场在这20年的历程中以十年为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的中国书画市场可以说是海派的天下,谢稚柳、朱屺瞻、刘海粟等等都有非常好的成交记录,一件刘海粟的作品通常可以卖到30几万。这个格局随着京津画派、金陵画派2003年之后的价格上涨,海派艺术在以成倍速度增长的艺术品市场中显得有点不温不火。
海派的价格许娟认为影响它的有几个因素:一个就是说其实没有特别好的作品出现,没有好的作品出现就会让价格比较低,那正因为价格比较低呢,好的作品就不会出现,它其实是这样一个循环。另外一个可能大家对海派其实不是特别之了解,那么对海派的构成,海派的历史,以及海派的绘画的艺术家其实了解的都不是特别多,那么这个也比方说出版业会比较少,所以说可能也会影响它的价格。当然了我认为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有一个过程,但是现在已经可喜的发现,其实大家回过头来发现,确确实实是我们低估了海派,或者说我们应该有把这种价格和价值背离的距离逐渐缩短和缩小。
【编辑:上海站】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