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繁华之都!——艺术界对纽约的“背叛”Pt.1
0条评论 2013-06-28 09:07:59 来源:GalleristNY 作者:Michael H. Miller(陈颖编译)

洛杉矶卡尔弗城艺术区

洛杉矶卡尔弗城艺术区

今年春天的某个下午,当我的飞机突围了洛杉矶上空的烟雾时,我想象是我的到来才让这座城市开始存在。我去洛杉矶参加一场名为“Paris Photo”的艺博会,它在这座城市最神秘的地标——派拉蒙电影城(Paramount Studios)里举行。如果说纽约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的话,那便是艺术家在洛杉矶的出现完全是历史的巧合。经销商和收藏家们总是在纽约出现。而谁又能强迫娱乐业来关注这些?数十年来,关于成功的洛杉矶艺术家最值得注意的事也不过是他们离开这里去了东海岸。

实际情况则更加复杂。纽约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区不再对所有人开放,转而演变成了一个户外购物中心。切尔西区的SM俱乐部及出租车车库使得那里画廊叠生。富有创造性头脑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其它国家来到纽约。如果你幸运的话,你有10年的时间才会变得不可避免的疲劳。而也有许多人开始去加州寻找某些问题的解决方式,这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美国的隐喻。不过在这座其最大的新闻日报的头版报道了类似于知名娱记Nikki Finke将被《Deadline Hollywood》开除等未经证实的传言的城市里,艺术悄悄地为自己打造出了一个家——在纽约生存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曼哈顿已经完了,”《洛杉矶时报》的艺术评论员Christopher Knight在我回到纽约几个星期后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年轻人不能像过去那样搬去曼哈顿了。”

洛杉矶始终有艺术家的存在,但它却不是画廊帝国的所在。画廊主Douglas Chrisma似乎曾经追求过像Leo Castelli所拥有的那种控制地位——Leo Castelli是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与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早期支持者——但他却始终没有发展起稳定的代理艺术家名单,而他的画廊也受到各种财政困难、诉讼案件和破产申请的困扰。受人们喜爱的Ferus画廊也在1966年时因为资金短缺而关门停业——Ferus画廊是第一间展出安迪·沃霍尔的汤罐头的画廊,并且推动了利恩·福尔克斯(Llyn Foulkes)、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及埃德·拉斯查等艺术家的发展。纽约的画廊曾经没能成功地打入进洛杉矶的文化中,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座城市已经开始容纳一些小型的画廊帝国了,比如在比弗利山庄里的高古轩画廊、在好莱坞的Regen Projects以及在西好莱坞的Matthew Marks画廊。在大多数情况中,经销商们在有大量画廊聚集的地方铺展开来,人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到一点切尔西区的影子。

洛杉矶著名的卡尔弗城艺术区(Culver City Arts District)在2003年时建成,而Blum & Poe画廊则是第一间迁入该区的画廊。画廊主Tim Blum对该画廊目前的空间很满意——那是一个在2009年开放、面积达2.1万平方英尺的仓库。他尤其自豪于画廊的停车场,“有时候停车场就意味着生意,”Tim Blum说。

Tim Blum将洛杉矶的艺术界描述为“有45年的历史、但却依然保持着好状态”。他很高兴看到年轻的艺术家能够将洛杉矶看作是纽约的代替品,但“我们并不想鼓励这种想法,因为我们不想让这里出现同样的情况”。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