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吉·康雄《休息的马戏团女孩》
马克斯·韦伯 《两个瓶子》
近日的一场艺术巡展,打捞出半个世纪前让美国保守党嗤之以鼻的CIA秘密武器。20世纪90年代,一个多年未决的疑点终于得到确证:美国中央情报局曾于上世纪50、60年代秘密在海外推广特定的艺术,包括抽象表现主义及其它美国艺术和音乐。它们被作为宣传活动的一部分,以维护美国在冷战中的文化主导地位。
他们依过往经验,认为行动必定受到政府阻挠。作为活动负责人的中央情报局处长,为此次秘密行动解释说:“我们很难让国会赞同某些我们想做的事,例如推介美国艺术到海外……为了推动开放,我们只能秘密进行。”
1946年,美国国务院曾试图举办国际艺术巡展,以表现美国在艺术方面的自由政策。当时的公共事务助理国务卿就曾表示:“在民主国家,不仅允许先锋艺术充分发展,更能资助这类大型展览。”
然而,媒体的抗议和民选官员的质疑,使得巡展被迫中断。正在海外展出的作品被仓促撤回,策展人被解雇。
计划进入中国和远东地区
今年六月以来,“被中断的艺术:推动美国艺术与文化外交政策”展览正在奥本大学美术馆、俄克拉荷马大学美术馆和乔治亚大学美术馆巡回展出。这是一次全面体现了政治与文化、专业技巧与大众审美之间冲突的机会。
在上世纪40年代,把美国艺术拿到海外展出并不新奇,但过去是一些保守风格的作品。当时,驻外官员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先锋艺术。因此,国务院成员之一、拥有美术史高级学位、曾任沃克艺术中心策展人的约瑟夫·勒罗伊·戴维森,构思出“推进美国艺术”这一项目,展示一批“引领现代潮流”的艺术典范作品。
戴维森邀请了数位艺术大腕,包括施蒂格利茨、惠妮美术馆和现当代美术馆策展人等,组成作品筛选小组,选取了著名艺术家如乔治亚·奥基夫、约翰·马林、马克斯·韦伯及菲利普古斯顿、本?锡安等新锐艺术家的作品。
有别于靠借贷做展的方式,他为政府购买艺术品。艺术家和画廊纷纷提供优惠的价格。69位艺术家合共117件作品(79幅油画、38件纸本作品),预算低于五万美金。
计划中的展览为期五年,分三组在全球展出。油画作品有超过半数计划在东欧展出,其余的被送到加勒比海地区及拉丁美洲。纸本作品是第三组,计划进入中国和远东地区。然而却因不久后的争议全部留在了纽约。
刺痛美国公众的神经
在巡展前,部分作品曾于1946年10月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在当时屡获好评。批评家格林伯格称该展览是纽约近年来展出的同类型群展中最好的一个。但主流媒体却多有非议。美国杂志《看》在1949年2月刊登了其中七件作品,并配上醒目的标题“花你的钱买的油画”。
保守系《美国纽约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尖锐文章,讥讽每一件作品。极端保守的电台主持人富尔顿·路易斯则称“艺术的进步步伐已脱离了大众视线,任何头脑理智的人都不会试着追赶上它”。市民们纷纷致信给民选代表,批评展览是在挥霍纳税人的钱。
各种反对之声所表现出的不满,首先是针对作品所影射出的黑暗面,包括其色调和内容,无法将美国描绘成一名二战后的胜利者;其次,不少艺术家的名字“听上去很外国人”,以及其移民身份也让展览受到争议。
最让反对者们感到不安的,是艺术家的政治取向。一幅由本·沙恩于1946年创作的油画《饥饿》,刺痛美国公众的神经,成为批评焦点。画中描绘了一位双眼黯淡凹陷的小男孩,张开双手,摆出一个表示乞讨的手势,让人联想到在战争中饱受贫困的欧洲儿童。事实上,作品是依照艺术家在弗吉尼亚州西所拍摄的一名男孩创作的。
火上浇油的是,沙恩积极参与左翼工党活动,并在选民登记的海报上使用了这幅油画。随后,国会决定将他列入众议院非美文化委员会的观察名单中。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及其艺术价值亦令作品本身备受质疑。美国总统杜鲁门更在一封遭媒体泄露的信中,以“不过是幼稚懒人的大话”为由,取消了这件作品的资格。
一连串国会听证会将争议推至白热化。美国艺术家和博物馆人员希望共同挽救这项计划,但他们的声音完全被淹没。政府甚至威胁要削减文化方面的其他资助,包括美国之声广播电台、富布赖特计划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巡展被取消,戴维森被解雇。
随后,作品被当作战争资产公开拍卖,并意外落入大学美术馆之手。他们击败了重量级艺术机构,如现当代美术馆、巴尔的摩美术馆、布鲁克林美术馆等,优先以低价获得这些作品。
事实上,策划这次展览的三所大学美术馆买下了117件作品中的83件。政府给予公营美术馆成功竞投价格的优惠达95%折扣的规定,意味购价远低于市场价,其利润仅有五千多美元。这批藏品现今预估价值1400万美元。
为战后时代的艺术留下痕迹
“被中断的艺术”展为战后时代的艺术留下痕迹。当中只有少数作品可追溯到1920年代,大部分都是现当代近作。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立体主义、精确主义、地方主义、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同时,人们惊讶地观察到,究竟有多少名艺术家被历史遗忘?
观察这些风格多样的艺术品,让人思考当中的玄机。马克·怀特是欧克拉荷马州大学美术馆的主要策展人,他在展览文章中提到美国景观的代表性艺术家如托马斯·哈特·本顿和格兰特·伍德的缺席。在他看来,这是刻意与前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所提倡的“地方主义”保持距离,其反对程度甚至超过了东方世界推崇的社会现实主义作品。
文化外交与政治宣传只有一线之隔。此次策展人承认,“推进美国艺术”将可能被送到对抗共产主义的前线,尤其在后来的古巴、东欧及中国。但他们仍在文章中称,展览更多地推动反孤立主义和全球化,而非显示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容纳移民艺术家群体的作品,倡导多元文化论。
种族和性别议题也在这段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美籍日裔艺术家国吉·康雄在1925年创作的一幅名为《休息的马戏团女孩》就受到争议。1906年,出生于日本的康雄定居在美国,二战期间,他忠于第二祖国,创作反日本政治宣传画。
《休息的马戏团女孩》描绘了一名着装暴露的坐着的女人,穿著黑丝袜,肩带的一角滑落至手肘,使整个胸部几乎曝露在外。一双大眼睛尴尬地望向观者,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她将窗帘往后拉,以便展现碗中饱满的水果静物。针对这件作品,总统杜鲁门在一次记者会上脱口而出:“如果这是艺术,那我就是一名(非洲南部的)霍屯都人!”
这一系列的争议贯穿美国历史,人们并不会感到陌生。正如怀特的评论所言:“这是文化战争的第一炮”。自1965年以来,美国出现了无数次事件,艺术都被攻击为没有价值的公共财政受惠者。
直至2012的美国总统大选,此类事件成为大选中的一项议题。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公开宣称,一旦当选,他将削减政府对艺术的资助。如今,“被中断的艺术”展正在罗姆尼赢得选票的4个州展出。今天大多数观众会不会觉得,当年的抗议政府资助艺术之声,是不是有点歇斯底里了?
(作者:Lauren Ross,美国布鲁克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策展人。翻译:王于楠)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