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实用型作品更受青睐
学生作品渐成艺术市场新板块,这一观点已被许多拍卖界人士认可。记者观察发现,近几年以大学生作品为主题的拍卖专场和博览会明显增多,由于本身价格偏低,因此能吸引许多想挖潜力股的行家进场。
有北京的拍卖行人士透露,学生作品的确越来越受关注,但并非都能卖出高价。与书画相比,家具设计产品等实用性较强的毕业生作品更受市场青睐。记者在今年的广美毕业展上看到,工业设计学生创作的作品应用了大量新材料,大胆发挥想象力,令人拍手称快。
早在2010年,中国嘉德就曾推出国内首个艺术院校学生作品拍卖专场,上拍345件作品,价位从500元至65000元不等,普遍在2万元左右。而在去年广州举行的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的学生作品价位也基本在此范畴内。
行家赖先生就在去年的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上购买了接近20件作品,均在5000元以下:“也许有人觉得我是在赌,赌哪一个未来能够突围。但是起码我先确定了自己对这些东西是喜欢的。”有专家认为,艺术应该拥有“不确定性”的魅力:“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创作,即使技法上、表达情感上不够成熟,但感情是真实的就已经足够。买家既然愿意掏钱买这些稚嫩的作品,一定是画面打动了他们,也许这些作品未必增值很快,但是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经营者:学生作品价位低但创作难持久
“现在艺术类的学生要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好工作非常难,绝大多数人都是开个小店卖作品或者受雇于机构"卖艺"。”百藏馆艺术总监戴文辉刚从景德镇淘宝归来,他告诉记者,自己见过太多的陶瓷学院毕业生,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能找到所谓的平台发展。
“作品卖出去就是真金白银,很难让年轻人不动心,因此比较容易浮躁。从经营者角度来看,我们对推广大学生作品也不是很有底,有时候关注了一个人一两年,花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结果他突然转行不干了,那我们几乎等于前功尽弃。搞艺术要耐得住一时的寂寞,宝剑锋从磨砺出,但许多年轻人经不起这样的考验。当然了,一般毕业生作品价位也不高,风险倒不算大。”他认为,毕业生要想更上一层楼,最好跟机构合作,借力推广自己,同时也不会在一开始就为自己的生计发愁。“机构也不应苛求年轻作者,我们希望策划一些活动让他们跟老一辈艺术家同场献技,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差距,受到启发。”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