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友涵肖像
余友涵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近乎传奇的艺术家,他的画风多变,从抽象到波普,而每一种风格却都保持着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精彩。
“我的绘画风格变化是很自然的。” 余友涵说。尽管在风格上能看到明显的差别,而如果细致观察,你还是可以发现余友涵不同风格作品之间绘画语言上存在的联系。
1973年,余友涵从北京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这位出生于上海的艺术家回到家乡,在位于嘉定区的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开始从事长达30年的教学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动荡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经历酝酿和发声。
“那时候,我会感受到非常活跃的学术气氛。”余友涵回忆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他说,“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像是春秋战国。”
时隔40年后,2013年6月,余友涵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个展,元空间的展厅被分为三个部分,展现了余友涵创作于不同时期和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包括他早期和近期的抽象绘画;创作于是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肖像画和风景画;以及他知名的政治波普风格的绘画创作。
余友涵在1973年创作的肖像画《沈蓉》,描绘的是邻居家的女孩,颜色和风格带有野兽派式的特征。他在1980年代创作的多幅风景画记录了上海不同街道的景色。在这些风景画中,他追求颜色的和谐与情绪的表达,透视和造型却并非写实,反而是以一种画家个人的喜好方式进行处理。如他在1984年创作的《泰安路华山路》,以黑白橘绿四色记录了夏天街道被太阳烘烤的炽热,而大量地使用黑色,是因他希望把炙热的感觉变得凉爽一些。
这些绘画如今看起来非常亲切而自然,然而,在那个时代画一副人物肖像,或者在街道上支起画架作一副风景写生是很有压力的。
“人们会觉得你是在对抗主流。”余友涵说。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对艺术的接纳程度仍然比较有限。
对于余友涵那代人来说,毛主席曾是他们相当长时间的社会生活里的中心。因为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常常会反映在其创作之中,如果说要创作肖像画,那么这位风云人物自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主角。余友涵在1993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而他的参展作品正是一副名为《毛与惠特尼》的丙烯画,画面左侧是毛主席讲话时鼓掌的姿态,右面是美国流行歌手惠特尼·休斯顿的肖像。
近来,余友涵的创作兴趣又联系回他早期开始于八十年的抽象绘画,在他的“圆”系列中看不到具体的人或物的造型,而只有参差的、富于不尽的变化线段。往昔那些人物,风景,政治,以及波普都消失在无穷的圆形图像里,这似乎隐喻出一种对中国文人精神的追求。
如今这位画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起居,每天早上他会去徐汇公园散步,上午的时间他留给阅读,但是他风趣的说“我只看图而不读字”。如今他仍然保持着创作,家中和工作室里都有未完成的油画停留在画架上。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