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轩春拍:明清状元、翰林、先贤书画精品独家专场
0条评论 2013-07-03 17:17:0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刘正元 钟声 李德文

四川德轩春拍:明清状元、翰林、先贤书画精品独家专场

刘春霖(光绪状元) 商衍鎏(光绪探花) 朱汝珍(光绪榜眼) 张启后(光绪传胪) 同榜前四甲 行书四屏

四川德轩春拍:明清状元、翰林、先贤书画精品独家专场

张之万(道光状元) 山水

四川德轩春拍:明清状元、翰林、先贤书画精品独家专场

陆润庠(同治状元) 六尺七言对联

唐朝诗人赵嘏曾一语道破科举制度的艰难困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自有科举制度以来,老死于考场者历朝历代数不胜数。饱学之士只有满腹经纶还不够,还需具有过关斩将之能,永不放弃之志。拿清朝制度举例:童生经童试而成为秀才,由秀才经乡试而成为举人,由举人经会试而成为贡士,由贡士经复试、殿试而成为进士,当中选出探花、榜眼、状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进士要么进翰林院继续学习要么外放县令(远离权力中心)。因此状元是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是极其难得的人才,举国上下视之为英雄。同时状元作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朝野瞩目,前途光明,起步就比较高,执政大臣多状元出身,如宋代文天祥、明代商辂、清代翁同龢等等。状元们不仅博学,而且善书,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吏部以身、言、书、判择人,大凡先试后铨,即先观书、判,再察声、言,然后注拟。如何观书?楷法遒美是关键的一条,否则吏部绝不会铨选为士。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进士和状元们为何个个善书的原因。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