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阳:个人精神演进史
0条评论 2013-07-04 11:49:36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沈郁

尹朝阳

尹朝阳

尹朝阳,河南南阳人。1987年,高一学生尹朝阳在报考河南大学美术系的考试中创作了人生中第一幅色彩静物油画,专业课一次通过,这除了给他当时就读的学校制造了一个爆炸新闻,也给他带来了一些信心。于是次年他上高二的时候,又连续两次报考了浙江美术学院附中,遗憾的是这年报考的所有浙江学校都一无所获。1990年,尹朝阳插班到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三年级以进修名义学习了一年,后考试失利。1991年秋天,他来到北京,准备报考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前身)、中央美术学院在内的多所艺术院校,直至1992年终于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从18岁开始不间断地考到22岁,用了5年时间,尹朝阳走出了家乡河南南阳。

尹朝阳有两个工作室,分别位于北京的798艺术区和宋庄。他是一个很喜欢在工作室里待着的人,许多时候就是不画画,每天也都会到工作室里喝茶、看书,或只是静静地坐着。“我每天必须有一段时间自己待着,”他说,“工作室有点儿像我一个逃避的借口,但这不是说我不关注现实。”他的工作室里充满了油画颜料的气味,浓重到似乎连空气中都隐隐含有颜色,形成一道密集的包围圈,将室内与外部世界暂时区隔。有如此强烈的独处需求的人,大都喜欢想问题,尹朝阳也不例外。他几乎一生都在思考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并以绘画方式对许多事情作出回应。对他而言,这实际上等同于“对自身的一种关照,一种自我审视”。

作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尹朝阳的绘画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的“具象主义”绘画中占有重要位置。理想与现实、体验与感受一直是他作品中突出的精神内核,因此他也曾被打上诸如“青春残酷绘画”、“英雄主义情结”、“乌托邦理想主义”等标签,而他本人则不太愿意被轻易划分归类,或过于急切地对自己进行总结。“我一直反感,或者说我自己不希望那么快被定义,就像找到了一个属于你的抽屉,往上面贴个标签,这就是你。我其实挺回避被定义的,我希望的是在我生命结束之前都不被定义。”事实上他的确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人,创作方向一直在变,并且永远不重复自己。

2009年是又一次变化的开端,尹朝阳自那时起开始创作与环境和空间有关的“山水”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随着年龄增长到某个特定的阶段,他似乎在中国传统的历史和人文中找到了一些此前生命中有所缺失的东西,或者莫如说“把一些事情想清楚了”更恰当,于是便换一种创作心态来对待艺术,也换了一种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我真正接触到所谓历史是从35岁开始,那年一次机缘巧合突然接触到古董,之后感觉像是站在山坡上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盏灯或者一道光亮一样,我要去看一看究竟,就往上走,走的时候发现这个空间非常大。”他口中的“空间”,除了是将人容纳其中的、广袤无边的生存空间,还有个人持有坚定捍卫的立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在社会之中遭受、面临的一切所产生的影响,堪称包罗万象尽在其中。但归根结底,他通过绘画所展现出的,仍是他一贯思考的命题——人如何成为自己,且成为更好的自己。

采访尹朝阳的过程非常顺利,他更乐于谈论一些超越绘画形式的思辨和对事物真实的看法,既不像传言中那么严肃和拒不敞开心扉,也不会回避什么问题。这样的过程令人感到平等、自由,并且还有学习和分享的乐趣。虽然在涉及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尹朝阳的想法仍显得有些“理想主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他甚至经常会对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感到愤怒并出言干涉,但这种拒不妥协、绝不坐视不理的态度也许正是促使他不断自省的原因。“现在整个情况比以前复杂了,不再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的意识形态对抗,艺术在面对这种问题、面对特别复杂的局面的时候,应该提出问题、找出答案,给出你的方式。”所以像他希望的“真正活到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而且充满力量,还能够去跟这个东西形成一种对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艺术家,特别是画家的工作通常以图像的方式展开,这样也许就形成了一面“镜子”,将其人生也一并映照其上,并呈现出更为真实和朴素的面貌。“外界给艺术家的加冕有时候真的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他可能需要的还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突破、沉淀、再生。”除此以外,尹朝阳觉得,“艺术的规律是它包含了对自身的反动以及对既定规则的突破,这两种东西是成为职业艺术家或者在这上面有所追求的人必须面对的素质。”他管这个叫“职业道德”,而他的“对峙”始终不曾停止。经历了漫长的自我矛盾与自我战胜,在个人的艺术创作中提炼出了全新的内容,因而他的反思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在这个浮躁、忙乱而浅薄的时代,坚守自我,永不倒退,永不妥协。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