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拍品缺席的春拍亦精彩 盘点6月艺术精品
0条评论 2013-07-05 17:20:59 来源:99艺术网综合 

乾隆帝 书画合璧四友图册

乾隆帝 书画合璧四友图册
估价:RMB 12,000,000-18,0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00

北京保利八周年拍卖会第三日,古代书画夜场中国,乾隆帝《书画合璧四友图》以980万起拍,1500万落槌。估价为1200到1800万。此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此《松竹梅兰图》册就是乾隆皇帝兴之所至临写古代法书名家时配画的。四幅图页分别绘有具有象徵意义的松、竹、梅、兰四种植物。第一幅为松图,画幅上画家自题“贞榦”,右幅临写的是唐朝颜真卿的字;第二幅画竹图,画幅上题“介节”,右幅临写的是宋朝蔡襄的字;第三幅画梅花图,画幅上画家自题“蕊珠”,右幅临写的是宋朝苏轼的字;第四幅画兰花,画幅上画家自题“仙佩”,右幅临写的是宋朝米芾的字。临写的字都颇有些出处,而所配的画,似乎具有乾隆皇帝自己的特色,保持了一种生涩的味道。画册的最後一页上书“丁丑夏日池上居写”,“丁丑”为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这属於乾隆皇帝中年(四十七岁)时的墨迹。“池上居”是清朝京师之东蓟县“盘山行宫”内的一处景点,现已不存。

此册字画均为纸本,字和画都为纵24.5厘米、横24.7厘米。册页的骑缝处钤有乾隆的收藏印记:“古希天子”、“八徴耄念之宝”、“阅是楼”、“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等;册页前後的空页上还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徴耄念之宝”、“宁寿宫宝”、“太上皇帝之宝”等印记,其中的“宁寿宫宝”之印,细观之下,它并非是由印章所盖,而是由人工描画出来的,据专门研究清宫皇帝印章的郭福祥先生考证,类似的情形还有实例,近年见於市场的张廷彦、周鲲合绘的《苑西凯宴图》卷上所钤的印章也有是手工描画的;还见於市场的所谓阎立本画的《孔子弟子像》上,也有乾隆时手绘印章的现象,并非孤例。出现如此的情况,看来是因为皇帝书写绘製该图时,此方印章没有在手边,而临时叫人用手工描摹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即加盖印章时,用力不够均匀,有的地方色泽较为清晰,有的地方却印色浓淡不一,就需要有人加工补上些印泥,从而显露出人为加工的痕迹,好象是画上去的那样。

此御笔画亦见於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案·如意馆”档案内的记载,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接得员外郎郎正培、催总德魁押帖,内开本月十六日太监董五经来说:首领珪元交御笔宣纸字四张、御笔宣纸松、竹、梅、兰画四张。传旨:着交如意馆裱册页一册,钦此。於七月初八日员外郎郎正培等将裱得册页一册呈进讫。”文字中所记与所见之实物相吻合,即为档案内提及的册页。此书画册曾由专门记录宫廷收藏的图书《石渠宝笈·三编》收录,其名称为“《高宗纯皇帝御临书画合璧》一册”,为流传有序的作品之一,现为私人所收藏。乾隆皇帝此类临写古人书画的作品还不止以上这件,另有一件亦为书画合璧的册页,画为临仿苏轼、赵孟頫所作松、兰、梅的意境,书则是临写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的范本。此册页收存在一个放置瓷器的木座抽屉格内,异常的小巧细微精致,册页上亦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的印记,应该也是乾隆皇帝晚年观赏时所钤盖。此组文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