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赵赵作品,《碎片》,装置,2007
非盈利空间泰康空间新近开幕的群展“基础部”集合了7位艺术家的作品。尽管每位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个人兴趣各不相同,但这些作品的视觉面貌却均显得清晰,确定,简洁;而作品造型也并不复杂。展览的整体视觉效果也因此显得连贯统一。
展出作品的视觉质量共同指向了展览名称中所强调的“基础”一词,而策展人苏文祥也有意突出这些作品一齐反映出来的极简主义倾向和对基本造型元素的应用。
如果将目光从极简这一倾向移开,而注意观察作品本身所传递的信息以及其背后的创作过程,那么便会发现多数作品显示出了对于表演性的种种关涉。
在赵赵的作品《星空》的创作过程中,他扣动扳机,用子弹击打玻璃板,创作出如星座位置般的效果,所有枪击后的蛛丝马迹都直白地显现在玻璃表面。而王思顺的作品《不确定资本之六》讲述了这样一个情节:将一定数量的流通硬币熔化后制成钢锭,然后将钢锭售出,并把所得资金全部兑换为硬币,再次熔铸成钢锭;之后不断循环这个逻辑。
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视觉上显得非常安静,而彼此的创作过程,或者说他们作品所具有的表演性,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他们的作品里,观念变化为叙事,而过程转变成了结果,作品的艺术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在赵赵的创作里,枪击所隐喻的暴力和星空所寓意的美妙都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构成意义。而在王思顺的充满戏剧性的规定中,作品已经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旅程都像是一场场预先彩排过的演出,而这种表演性的价值高于其呈方块形的物理外观。
展览中的另外三位艺术家,胡晓媛、杨光南、杨心广的作品也同样充满表演性。胡晓媛的视频装置《看》记录了她背负白板在工作室弧形墙面上左右来回移动的表演过程;杨光南的影像《痒》显示了一个藏在白色布面之后不断抓挠的手的动作;杨心广作品《线条》的视频记录明确地解释了他是如何画出那条一气呵成的线条的,视频中他的动作和表情幽默而夸张,显然是积极主动的表演。
然而,每位艺术家都持有各自的创作情景和关注焦点,表演性也并非总是显露在每件作品之中。从形式上来看,两位年龄差距很大而又同为雕塑专业背景出身的艺术家,隋建国和辛云鹏,都以各自的作品呼应了“基础部”这一展览主题。不论是前者的纸上水墨绘画《无题》,还是后者以易拉罐为材料而创作的现成品装置作品《内部供应》,都透露了对于重复应用简单形式的兴趣,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单一而确定的视觉元素进行反复确认和再确认。这种重复在形式上显得极简,而在观念上不断增强着作品重量。虽然以上展出的这两件作品并没有更多的表演性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隋建国和辛云鹏的其它实践中,他们也将表演性运用在创作中。例如,在隋建国的《时间的形状》、《运动的张力》,辛云鹏的《不管你是爱还是不爱》等作品中,表演性都是构成作品的重要要素。
谈论雕塑和装置中的表演性并非是想要将艺术家的创作以主题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其意义不在于定位潮流,而在于发现:发现雕塑和装置实践中的新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泰康空间的此次展览提供了一个观察今日中国当代雕塑和装置创作的契机,而观众也能察觉这些作品和表演之间的动态关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