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松崖别业图》拍卖现场
在经历了去年艺术品市场的“寒潮”之后,今年春拍艺术品市场的表现令人颇为惊喜。尽管“亿元俱乐部”的大门难以打开,有着突出成交表现的拍品也还是集中在个别精品上,卖家惜售局面也仍旧普遍,但中低价位拍品的活跃成交、新买家的入场也可看做是市场逐渐回暖的信号。
单就从书画市场来看,今年春拍中国书画市场整体买气活跃,行情回暖已成共识,自5月上旬嘉德领衔的内地第一轮春拍,5月下旬香港第二轮春拍尤其是苏富比力推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拍以及6月上旬保利匡时的内地第二轮春拍无不预示着书画市场回归的行情。
古代书画:价值凸显 市场稳定
在艺术品市场中,古代书画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行情表现稳定。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古代书画更以其独有的稀缺性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
2013年春拍中,古代书画不失为一大看点,从板块的设定来看,求稳无疑成为了今年古代书画市场的主旋律:各大拍卖行纷纷减少拍品数量,主推流传有序的名家精品并降低拍品估价。从嘉德来看,在古代书画部分重点推出了“吴松文脉-北美私人中国古代书画藏珍”专场,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在二三十年来从未在市场上露面,而这正是市场和藏家所珍视的“生货”。另外,名家精品和名人收藏的搭配,也为此作增色不少:亮相保利的明代唐寅手卷《松崖别业图》曾被清代宫廷收藏档案《石渠宝笈》著录,并经清末重臣孙毓汶收藏,后被宋子文及其家人收藏至今。经过场内外40余次竞价后,最终以7130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刷新唐寅作品的世界纪录。此外,保利推出的小万柳堂剧迹扇画夜场亦是亮点之一,72件拍品百分百成交,总成交额高达9087万元。这一扇画夜场也见证了扇面拍卖从配角转变为主角的过程。
总的来看,今年春拍古代书画市场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买家惜售现象也依旧存在,种种原因导致今年春拍没有出现古代书画的超高价位作品,但古代书画市场整体成交平稳,估价合理、来源可靠的作品却表现不俗。
针对今年春拍古代书画回暖的迹象,业内人士分析道:其一是,古代书画资源稀缺超越了其他任何板块,市场的稀缺性让古代书画板块更加稳定。市场是由供需关系决定,收藏家群体增多,作品数量减少,这样反向拉锯刺激市场。如《松崖别业图》为自91年后出现的唯一一件经过《石渠宝笈》著录的唐寅作品,分外珍贵,自然得到了藏家的追捧。
此外,古代书画收藏的门槛高,买家忠诚度也较高。这部分藏家较早参与市场,对市场的规律十分了解,也使得市场起伏动荡相对较小。沪上收藏家颜明认为:“古书画是市场上最抗跌的板块,是收藏中的收藏。最近几年,古书画一直在持续上涨,价值逐渐得以回归,但古书画涉及知识较广,很多画家和画作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所以市场上仍旧有很多‘漏’可捡。”总体来看,古代书画已经逐渐走出被认识和被了解的初级阶段,开始呈现出更高的定位,在明星作品的带动下,其艺术性、稀缺性决定了它未来在拍卖市场上会有更好表现。
近现代书画: 明星效应 藏家热捧
近几年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书画市场遭遇瓶颈,近现代板块作为重中之重,受冲击颇大。今年春拍中,名人收藏及明星艺术家精品无疑成为了市场最大看点,虽然市场依旧缺乏超高价拍品,但中高价位拍品比去年更有保障,成交份额较去年也有所上升。
2013春拍近现代书画板块最大的特点即为个性化的专场设置,在拍品的组织上不仅仅追求精品,稀缺性的拍品更凸显了竞争优势。 此外,文化主题专场的增加也是近两年艺术市场的一大趋势,深挖、梳理拍品的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提升其市场价值,也是对藏家的引导。而在此基础上,名人收藏及明星艺术家精品则成了最受市场追捧的对象。如嘉德推出的“老舍胡絜青藏画”专题,16件拍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均以拍前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成交率达百分百,成交额达1.676亿元。张大千《红拂女》在拍前就备受媒体关注,预展期间,这件作品围观者最多,该作以950万起拍,随后有买家直接出价3000万,可见对这件作品的喜爱程度,最后上海大藏家刘益谦出价竞争,以7130万元收入囊中。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共分五个专场:于氏藏画、东方红——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安天下——国父蒙难罕见史料、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和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巨作。历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最终达成交5.7亿元成交额。作为北京匡时与上海恒利合并后首次推出的夜场,“澄道”可谓是北京第二轮春拍的最大看点,整场夜宴荟萃了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的多件精品,拍场均表现不俗。本专场共56件拍品,成交54件,其中12件拍品超过千万元成交。傅抱石《后赤壁图》以3795万元高价拔得专场头筹,黄胄《民族大团结》以3277万成交。
本轮春拍,许多拍卖机构大力挖掘需求,不再单纯追求拍卖份额,对于作品的价格评估和拍卖手段等都有所调整,从而提高了书画拍卖的成交率。嘉德的“老舍胡絜青藏画”颇为典型,嘉德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表示:“名人效应和精品都是让这个专场成功的原因,16件拍品都是艺术家的标准件,同时加上老舍的知名度,让这个专场的信任度很高,买家可以放心购买;同时,由于是慈善拍卖,为了效果更好,将价位定得很低。因此这个专场对今年的市场是很好的推动。”
当代书画:黑马之姿 后力继续
当代水墨自2012年嘉德推出新水墨专场后备受学术、展览、拍卖等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当代水墨曾一度被边缘化,随着学术界的研究、拍卖公司的挖掘、展览的推介及商业运作,影响力逐渐扩大,目前已成为拍卖行力推的重要拍卖品类。
作为新兴的市场拍卖热点,当代水墨拍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嘉德、保利这些重量级拍卖行的带动下,业界巨头也纷纷将眼光瞄向了这个板块。今春,苏富比和佳士得都举行了新水墨的展览,这无疑显示出目前主流的艺术市场也越来越关注这个领域——针对这种现象,顾振清解读为:“这是国际拍场对中国当代水墨的一次试水,他们会根据市场选择新的品种,觉得中国当代水墨可能会是一个出口。”
在今年春拍中,另一个亮点就是当代水墨的关注程度大为增加,从北京、上海到广州、香港,当代水墨展频繁出现在各级别的展览场馆内和拍卖现场。在中国嘉德推出的“中国当代书画”专场,140件拍品也突破了亿元大关。北京保利推出的“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夜场”,共呈现113件拍品,成家额超过2亿元,成交率达85.09% 。“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专场推出的65件拍品,最终以6871万元收槌,市场表现强劲,延续了“新水墨”在市场中所呈现出来的火热趋势。当代水墨名家的作品也颇受藏家的追捧,其中,华夏传承推出的石鲁与胡明合作的《枣园红日》以1840万元成交,成为本季春拍最贵的中国现当代书画拍品;贾又福的作品分别亮相保利和嘉德,且成绩不俗,如亮相保利夜场的《 铁骨寒月共悠悠》以983万元成交,亮相嘉德的《明霞》以626万元成交。贾又福作品的市场自2011年后有大幅度的攀升,业内人士分析为:“他的作品学术视野开阔、艺术视角新颖,他对当代水墨艺术的逻辑判断、价值判断及其判断所采取的价值尺度,都极富鲜明的个性特点。”
就当代水墨近两年在艺术市场的火热表现,业内专家认为是一种必然现象:“越来越多的藏家把目光转到当代水墨作品上,当代水墨作品基本都是真品,而且有些当代水墨艺术家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人们关注当代水墨这个板块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有专家看到了市场热度背后的隐忧,认为中国当代水墨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但整体市场价位较低,这主要与当代水墨长期被市场忽视的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当代水墨的创作风格和样式使其处于水墨艺术和当代艺术夹缝中。此外,当代水墨艺术缺乏学术的梳理和积累,也可以理解为其市场失位的重要原因。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