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大浪淘沙 才艺为本
事实上,小洲裱画的背后,是一个与书画艺术市场密切相关且急速扩张的产业。
在采访林友的同时,记者还专门到文德路、老广美、芳村和市桥等艺术装饰市场实地走访了一遍,发现每到一处,都可以看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市场交易景象。
根据有关机构统计,早在2011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就已经突破了2000亿元的规模。在随后两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艺术市场尽管缩水了三成,但中国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占据着艺术品市场半壁江山的书画产业,无疑将表现出更大的张力。而每年动辄数百亿的书画市场,在完成每一次交易之前,都必不可少地要经过装裱师的“精心打扮”。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测,由于同时受到来自家居装饰和艺术收藏两个产业的助推力的影响,仅广东一个区域的装裱市场,每年形成的市场容量就超过20亿元。
“这是一块足以让每一位职业装裱师垂涎欲滴的市场蛋糕。”林友毫不讳言地掰着指头给南方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算以平均每天裱20幅来计,每月可完成600幅左右,产值最高可达1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只有三个半人的小手工作坊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单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的平均利润可以达到40%以上,跟其他加工产业相比,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我们增员扩产,实行企业化运作,可以做到的市场份额就会更多。”
据了解,目前在广州、深圳等一些书画艺术品交易规模较大的城市,伴生出来的大大小小的装裱机构数以千计,它们已经成为艺术市场里边最为活跃的经济细胞。
“我们这一行,做的主要是熟客生意,全赖老客户的口碑宣传来开拓新的客源。成名的艺术家,绝不会把他的作品交给一个手艺和人品都不靠谱的陌生人去裱。因此,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和服务水平,我们在这个市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就会越来越高。”林友一脸期待地说道,“不出几年,我们就可以直接去与那些龙头企业竞争。就算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我们也可以靠手艺和信誉来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对手的尊重。”
何谓装裱?
■小知识
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作“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和绢类物品上的。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机会总留给
有眼光有准备的人
■创业点评
林友能在装裱行业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空,靠的是一些文化界人士的支持以及自我苦修过来的精湛手艺。可以说,这个过程跟自我充分的准备是分不开的。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创业初期都是艰辛的,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目前也依然在创业,只是面对更大的未来在创业而已。
艺术的市场虽然很大,但要很好地挖掘到其中巨大机会,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艺和开拓更多的客户。前者可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细节的完善以及积极地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扩充自我的队伍;后者,则更多要形成口碑效应,同时加强新媒体的营销。总言之,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决胜未来的关键。3个半人支持起来的事业,也许很小,但也因此充满无限可能,怎么走,就看自己的努力和抉择了,不管怎样,行行出状元,只要坚持下去,相信未来肯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大。
点评人: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