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虫洞 Musical Wormhole》 215cm×33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1.
L:那是不是说“活在当下”是你生活的一个理念?
Z:其实“活在当下”这个概念是不用提出来的,你把它根植到你的生活体验当中去就ok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沉迷于过去、执著于未来的话,那我们现在的身体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你的灵魂已经不在现在的身体里面了。而过去和未来存在的每一个意义,就是要激活我们的当下。
L:你的画充满大量信息,这种“组织中的混沌状态”是如何形成的?
Z:现在我喜欢随意在画布上泼洒颜色,形成一种在具体形象诞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之后我再按照泼洒的状况来寻找和它相匹配的形象。这样做而得到的好多构图是我之前根本想象不出来的。这种做法就像我们小时候躺在床上看墙上的斑驳,想象那些斑驳所形成的图案一样。总之就是先造势,造势的时候你不用去想结果,造势完了之后你再顺势而为。
L:画面有很强的时代感,有些记录时代的图像碎片是否有你个人经历的缩影?
Z:我的画里个人的具体经历比较少,以前的画中有某个时代中的某个场景的展现,现在就比较少了。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画面重组的方式要时代感强,而不是表达的人或者事物时代感强。其实我的作品,画的不是某种具体的形象,而是关系,是现象下面潜在的关系。
L:在你看来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必然存在的吗?
Z:可以这么说。但结果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综合所致。任何一个原因的背后,还有亿万个原因。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进球,我们会觉得是射手的功劳,但是这之前要经历许多人传球、教练的指导等等。所以一切都在运行之中,这次的结果就会变成下一次的原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期限,也就是所谓的“临时有效期”。如果我们在这个运行的世界中能找到一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和谐共生的关系,那就太爽了。
L:你自己找到这种与客观世界和谐的关系了吗?
Z:当你思考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事物背后普遍的联系。我在2009年的时候觉得看得透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就好像是在现象世界里看到了底牌一样,感觉特别从容。但是后来发现越看到下面的东西就意味着你吸取的信息量越大,你就越能感受到世界的运动和变化,感受到最后有时候连睡个午觉都睡不清净了,觉得那个世界动得不行了。所以真正的从容不只是你看透了下面潜移默化的关系,还要有处理这个海量信息的高版本的“处理器”。
L:感觉你不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强调个性,而是喜欢用艺术来呈现“大我”?
Z:人一般都说坚持自我,但那个自我到底是什么?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在那里,我们只是一个个宇宙中的分子结构。就像是人们总是问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后来我发现这三个问题里面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它没有当下,而人存在的唯一形式就是当下,所以这个疑问永远解答不了。
L:你是不是很喜欢哲学,用艺术来探讨世界规律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Z:我一直对神秘的事物特别有兴趣,喜欢研究表面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我觉得人做事有三个规律特别重要:第一是感知趋势,因为趋势是大于我们人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是要加强愿望,加强我们主动的愿望;第三是寻找方法,努力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编辑:田茜